文:广机公司 李诗丽;李明芳
切实打通联系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对于国企凝心聚力稳增长、促改革、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笔者结合国有企业职能部门党支部工作实际对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思考。
一、夯实三基建设,塑造服务型支部
党支部的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等三基建设是落实党支部建设的根本基础,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是加强基本组织建设,搭建服务型基层组织。党支部坚持围绕公司生产经营为中心,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党支部将党员中层干部和支委分别分配到党小组,由各党小组对各职能部门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进行包保,将工作难点按党员的工作职责和特长分配到每个党员牵头组织其他党员和群众联合进行立项攻关。
二是加强基本队伍建设,建强服务型党员队伍。一要建强支部委员队伍,着力建设一支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支部委员队伍。二要建强兼职党务工作者队伍,通过党员自荐,群众推荐,支委研究,选拔一批素质过硬的党小组长兼任党务工作者。三要建强服务型党员队伍,通过制定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党员考核办法,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公布年度民主评议党员结果,通报基本合格党员的不足之处,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维护党的纯洁性;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注重把服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服务骨干,引导党员在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加强基本制度建设,完善服务型基本制度。为了进一步落实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党支部应建立必要的基本制度,如《党小组创先争优管理办法》《党员创先争优管理办法》《党员立项攻关管理办法》《入党积极分子进阶管理办法》《党支部打造党建“金名片”管理办法》《党支部党日活动管理办法》《党支部“三会一课”管理办法》等制度,将党支部的日常工作一一形成制度和表单。
二、强化服务功能,促党建经营融合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党支部要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应做好三篇文章,使党的执政基础深深植根于职工群众之中。
一是做好“融合”文章。积极探索“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营”的新路子,坚持“党政合种一块田,以人为本创绩效”的工作理念,始终围绕企业经营生产、改革发展和职工队伍建设搞好服务,将党建、经营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
二是做好“合力”文章。党政、党群合力,建立职工思想状态定期分析制度,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实施超前引导、同步开导、善后疏导的“三导”工作法,引导职工群众培育奋发进取、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三是做好“渗透”文章。通过有效途径,把党建工作渗透到企业的“神经末梢”。借鉴党员立项攻关的做法,选择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群众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及前瞻性工作作为项目,由党员牵头,采取项目申报、审定、实施、成果评估推广、有效激励等程序,实施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使党建工作在服务中成为企业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
三、创新服务载体,连通最后一公里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党支部要把握内外客户、职工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开展贴近客户、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活动。
一是深入开展与内外客户结对子服务活动,搭起职能部门与生产经营一线部门的“服务桥”,建立快速解决公司内外部客户问题的通道,奏响企业党建经营深度融合的“和谐曲”。
二是全面落实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定期接访、谈心谈话和职工诉求办理等直接联系服务职工群众制度,架通党员与职工群众的“连心桥”,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三是全面推行“定项目承诺,点单式服务”,组织党员根据自身的年龄、兴趣、特长等情况,以党员责任岗为依托,根据职工群众提出的服务要求选定服务项目,作出服务承诺,提供点单式服务。
四是探索建立网上服务职工群众工作制度,加快建立党员干部与职工群众网络沟通机制,做好职工群众宣传引导工作。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党支部党建打通“最后一公里”,凝聚人心,引导干部和职工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改革,需要加强领导、搞好保障。要把打通“最后一公里”与全面深化改革、完成经营生产工作结合起来,使各项工作衔接紧凑、推进有序。同时,还要强化督查考评,科学制定考评体系和考核办法,突出对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能力和业绩的考评,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定期通报相关情况,激发其联系服务群众的热情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