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出初光先照”之城。2016年年初,中国二十冶作为山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轧钢工程的主要建设者,在春寒料峭的季节,迎着朝阳,开始在滩涂礁石上筑起钢铁强国的梦想。这里是展现冶金建设国家队实力,体现中国二十冶冶金全流程独有优势,和冶金建设“领跑者”实力的舞台。自项目建设以来,中国二十冶的建设者们披星戴月、快马加鞭,凭借忠诚与担当,以劈山填海的气魄,让万亩海疆发生了沧海桑田之变,铸起了不朽的钢铁丰碑。
2017年9月,历经一年零6个月的时间,山钢集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轧钢工程顺利迎来全线贯通,一举夺取了工程建设、热试投产的双胜利,成功开创了新起点。从2020年开始,豪取“中国安装之星”“申安杯”“鲁班奖”,2021年11月获得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多项荣誉的取得,彰显着中国二十冶精工制造和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落地生根。
组织精心,为精品基地铸精品工程
中国二十冶,作为中冶集团的核心子企业,在这片承载着中国钢铁行业未来转型希望的热土上,一举承揽了热轧、冷轧、炉卷、高炉等多项重大系统工程建设任务。作为中冶集团旗下为数不多的具备冶金建设全流程能力的企业,二十冶人用独占鳌头的技术在齐鲁大地上用无可替代的施工和核心施工技术抒写着推动中国钢铁工业转型发展的美丽篇章。
喜获“国优”的山钢集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轧钢工程包括2050毫米热轧、2030毫米冷轧、3500毫米炉卷三个项目。2050毫米热轧工程总建筑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主厂房长1040米,宽305米,相当于371个标准篮球场大小,是山钢日照精品基地最大的单体施工项目之一。2030毫米冷轧工程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冷轧精品产线,其生产的80万吨热轧酸洗商品卷,160万吨冷轧退火商品卷,40万吨冷轧热镀锌商品卷填补了中部地区的市场空缺。3500毫米炉卷工程是山钢集团内部首次创新采用“炉卷轧制工艺”的中厚板轧钢生产线,是山东省“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供给侧改革和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典范工程。每一个项目单拿出来都有响当当的重量,都是承载钢铁业转型发展的希望,是二十冶人在冶金建设国家队“再拔尖、再拔高、再创业”的典范工程。 工程建设过程中,中国二十冶抽调了掌握各专业领域先进技术的三家单位参与了此次大会战。久经沙场考验的中国二十冶工程总承包分公司、机装分公司、安装分公司、上海二十冶西南分公司、上海二十冶华东分公司等专业施工单位,纷纷把精兵强将抽调到项目上,把先进的施工经验和核心技术全方位的运用到山钢日照精品基地建设,全面、全力、全速推动基地建设,决心为精品基地铸就精品工程。
勠力同心,披荆斩棘建精品
项目建设伊始,就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思想,从评估策划,工程招标、人员就位到施工建设全过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零缺陷”的态度,把实现工程优质、打造世界一流精品工程作为奋斗目标。
建设计优化精品。为满足具有国际竞争力高质量汽车板冷轧产品的要求,设计采用了当今世界一流的工艺技术,选用了大型化、连续化、高速化及自动化的进口设备以满足产品的质量需求。主轧线生产车间内管道设计任务量大,各专业之间交叉点多,在管线布局方面需要与各专业进行衔接,布局难度大。车间管线设计时引入了BIM设计理念,运用了三维协同设计等先进设计手段,最大限度地优化了管线路由设计,减少干涉,达到了管线布局合理,美观的效果。工程设计中共计形成设计技术创新成果12项。
建节能高效精品。2030毫米冷轧项目各工序采用智能化设备及智能化模型控制,实现无人化、连续化生产,综合成材率超过95.9%,生产成本降低了3%;各工序间采用无人天车和智能化物流系统衔接,产品综合合格率提升了1%以上。各机组配置的冷凝水回收系统,回收蒸汽加热产生的冷凝水用做漂洗水;配置的余热回收系统,余热回收总量多达1.65万千瓦,高温烟气经过换热器,预热助燃空气、预热保护气、预热带钢,从而实现燃烧烟气和保护气的循环再利用;配置的焙烧法酸再生系统,提高了酸介质的利用率。
建技术创新精品。向科学施工要生产力,不断引进新的管理思路,创新施工手段,提高管理效能是项目管理团队一直坚持并不断追求的。山钢日照3500毫米炉卷工程工艺极其先进,首次集成创新的板卷生产线:既有单机架炉卷轧机技术,又有中厚钢板的轧机技术;首次在炉卷轧机生产线实现矩形化轧制技术,结合立辊轧制技术改善头尾形状;首次提出飞剪、热分段剪在线超声波探伤;首次提出在炉卷生产线应用超快冷技术,实现在线淬火和常规的控制冷却。
建绿色环保精品。奋进的脚步,如此铿锵,绿水青山、景美人和、诗意栖居,不是诗人笔下浪漫的想象,而是山钢集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由量到质、由大到强的炫目存在。
二十冶各参建单位努力践行环保经营理念,采用节能环保技术56项,将绿色贯穿于设计、施工、生产全过程。采用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执行史上最严的排放标准,实施海域保护、海水淡化、绿化美化系统工程,守护蓝天碧海金沙滩,建成全球排放量最少、资源利用效率最高企业与社会资源循环共享的绿色精品钢铁基地,实现“污染物零排放、物质能耗零增长、废弃物零填埋”的清洁生产目标,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污废水综合回用率高达100%以上,固废回用率100%。成为引领国内钢铁企业绿色生产、建设循环经济的典范。
坚守匠心,矢志不渝树标杆
岁月铭刻奋斗的艰辛,时代印证铿锵的脚步。为打造冶金标杆工程,中国二十冶全体建设者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安全为先、质量为本,以良好状态担事、以务实作风干事、以责任担当成事,一路披荆斩棘、使命必达,以责任担当成事,餐风饮露,无惧困难,昼夜星驰一步一个脚印,切实把施工任务落到实处,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无数个昼夜交替拼搏中创造项目建设奇迹,在无数次攻坚克难中打造轧钢工程标杆。
树基层党建标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建工作是引领山钢项目部施工建设的红色引擎。山钢项目党支部抓牢基层党的建设这一“方向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党支部在项目中的核心推动作用,在项目部形成了团结协作、开拓奋进的积极氛围,为项目保节点、促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项目部非常重视党建工作,在立足项目施工任务的同时,不放松“三会一课”的学习活动,组织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各种谈心谈话活动。积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学习贯彻上级纪委关于廉洁从业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报告制度;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及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廉洁教育,贯穿施工项目建设工作全过程。项目全体党员同志践行初心使命,履职尽责、奋发有为、敢于担当、重实干、务实功、办实事、求实效,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
树安全管理标杆。步步为营,高效施工安全先行,安全是一切的保障和前提。山钢项目部提出了安全是责任,安全是文化,安全是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的文化理念,同时全面推行一岗双责,网络全履盖的安全管理模式。结合中国二十冶和业主方的要求提出安全“三无”,争创无伤工程,力争零伤害的安全管理目标。项目经理部领导施工现场带班作业,全面掌握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状况,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进行管控。从三级安全教育到早班例会,从重大危险源识别到责任区划分。项目部将原本平面的文字宣传和单一的规范说教,通过计算机和投影将现场安全防范工作的具体操作声情并茂的展示给大家,增强了受教育职工的兴趣。通过安全管理向施工人员的延伸,形成从被动接受到事事想安全,处处要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氛围。同时开办农民工夜校制度,从安全技术交底、安全事故分析、常见预防措施、施工用电防护、消防应急演练等多方面对农民工进行宣贯培训,真正做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效果,使安全管理目标全部实现。
树质量管理标杆。山钢项目部建设过程全程贯彻创优管理理念,将创优目标贯穿项目设计、制造和施工各阶段,共细化目标策划80余项,实现了精品工程策划全覆盖。围绕项目建设特点难点,制定了地基处理、防漏、防腐等技术措施43项。统筹安排设计施工一体化,全面实施“样板引路”、“首件制”等制度,严把验收关。整个轧钢工程设计工艺布局合理、生产工艺先进、功能及节能环保设施齐全完善。设备基础混凝土内实外光、无裂缝、无渗漏,基础沉降稳定;钢结构焊缝一次探伤合格率98%,高强螺栓一次穿孔率100%;墙屋面瓦顺直美观,接缝严密无渗漏;电缆敷设整齐有序,接线准确率100%;设备及管道安装规范、运行稳定。
技精于专做于细,业成于勤守于挚,一山放过一山拦。今天手捧金灿灿奖杯的二十冶人,用他们的“恒心”和“信心”,在一望无垠的滩涂上铸就了不朽的丰碑,用他们的“初心”和“匠心”,在新时代开启了全新的征程。
(中国二十冶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