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网传播指导,传神语联、中投视讯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传神者大会于12月11日在北京召开。自2018年起传神者大会已成功举办三届。本届大会以“数字传播,文化共振”为主题,汇聚科技、文化、传播等业内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行业领 袖,共同探讨数字技术赋能下的文化产业未来。
数字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构建对外话语体系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同时明确在增强“传播”能力的基础上,对“话语”能力更加重视“的发展目标。
“语言是文化重要的负载者、构建者、阐释者和传播者。要积极开拓中文的国际传播大道,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提升中文自信。”知名语言学家,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说道。作为跨语言文化平台服务提供者,传神语联创始人兼董事长何恩培认为,语言奠定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还含有独特的世界观。他提到新翻译时代即将来临,要通过语言去表达文化的内核和魅力。未来是以’AI‘为中心的人机共译模式,要从根本上提升翻译效能,做到让跨语言的文化交流没有障碍。
“翻译不仅仅是翻译文字,更要转换语言背后不同的文化含义,这种能力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最根本的东西。全新数字文化传播时代已来,技术的加持为跨语言文化交流开拓了新了路径,我们需要为传播中国文化,为开创新时代的数字文化传播做好准备。”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任、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黄友义先生说到。
语联网平台以AI为核心,重塑翻译作业流程
传神语联充分融合了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构建‘语联网‘平台,重塑翻译赛道,引领新翻译时代到来。
语联网平台向上整合了语言服务资源,拥有注册译员94万、2000多家翻译机构、50多个海内外主流机器翻译引擎,以及1700余个数字孪生译员(传神语联独创的人机共译翻译引擎Twinslator),涉及46个常用语种,涵盖100多个语种,构成了语联网强大的语言服务提供能力,推动行业的产能向产业化、规模化、集成化发展。
语联网将整个翻译流程从“人”为中心转变为以“AI”为中心,专家、译员、项目经理只需要处理AI处理后及评估后的工作,工作量大幅度降低、实现更大规模的人机协同工作。同时利用分布式在线翻译将待翻译文稿进行智能提取、拆分、聚类,经过机器自动评估特征后,分派给合适的译员、审校、质检,以并行作业的方式完成翻译工作,将整体交付速度提升30倍以上。
数字信息时代,新翻译时代已然到来
语联网平台集结了丰富的上下游资源,其上游的数据服务公司、技术服务公司将围绕着翻译公司的数据而一同入驻平台,下游的API、智能软硬件公司等也将围绕语联网平台的产能而生。
语联网不仅是在资源上进行赋能,还在技术上进行赋能。未来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翻译生产平台,更是语言服务行业领域的生态平台,其将衍生和孵化非常多的语言服务类企业。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个10万字的订单稿件,在原来的工作模式下需要5-7天生产,交付的成本大概在8000元左右,而在语联网平台上,通过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流程重塑,交付的时间缩短至8小时,交付的成本也可缩减至3500元左右。
未来,语联网将助力翻译行业向跨语言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形成更加完善、高效的语言服务供应链,整体快速进入新翻译时代,为推动跨语言文化传播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