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改赋能 为航天壹亘插上腾飞的翅膀——航天科技集团深研院壹亘公司深化改革工作侧记

来源:东方网     2021-12-22 15:05
来源: 东方网 
2021-12-22 15: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根据国家政策和党的十八大指示精神,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航天科技集团深研院于2020年末增资并购上海航天壹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航天壹亘),该公司成为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内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之一。一年来,航天壹亘在公司管理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同时集中公司优势资源,深耕柔性生产线行业市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混”资本 “惠”员工

2018年,航天壹亘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和公司核心骨干共同出资组建。2020年末,航天科技集团深研院对航天壹亘进行了增资并购,目前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呈向上态势,总资产及净资产持续增长。

混改为航天壹亘引入资本的同时,也给公司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市场资源和技术资源。2021年以来,航天壹亘不断加大SMU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系列产品的开发及销售,成功实现了机床出口德国,打破了国内高端机床依赖进口的现状,在海外市场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此外,混改后核心团队实缴资金占比达到25%,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助力航天壹亘进一步发展壮大。

打破管理桎梏,激活创新要素

面对混改后公司经营规模显著扩大、市场业务不断拓展的发展势头,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积极构建适应公司发展战略的组织体系,航天壹亘于2021年中旬对经营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职能型架构改制为事业部管理模式。事业部管理模式能够集中公司优势资源,有利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中灵活、快速地调整产品及业务,有力促进了各项业务的稳步发展。

同时,根据上级部署要求,航天壹亘于2021年起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打破“铁交椅”,强化了经理层成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对等,进一步激发了经理层成员的活力和创造力。

规章制度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航天壹亘围绕公司战略发展目标,拟定并宣贯了《深化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在公司内部建立起制度长效运行机制,从制度角度支撑公司战略和改革目标的有效落地。

加快自立自强,提升创新动能

航天壹亘自成立以来注重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混改以来,在深研院的指导下,航天壹亘逐步明确了“打造以核心高端装备为支撑,以智能产品为抓手,以数据为牵引的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工艺解决方案平台”的职责定位。目前,公司已形成SMU系列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产品,iMCS总控系统已基本完成客户现场测试。在核心技术上,如电主轴、转台、iMCS控制软件等方面公司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引擎”,航天壹亘对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十分重视。目前,公司一半以上人员为技术研究人员,主要引进自国际知名设备研发公司,具有丰富的设计和装配经验,有助于公司技术力量的快速提升和产品的迅速成型。

收获市场肯定,“智能柔性产线”业务前景广阔

面对柔性生产线行业市场前景广阔、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航天壹亘在系统集成方面持续发力,现已逐步打开市场。

2020年,航天壹亘顺利拿下了兰州某军品所智能柔性产线项目。2021年6月,航天壹亘成功中标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某单位“柔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项目,中标金额2700余万。2021年8月,航天壹亘成功中标广西成电智能制造产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第二批科研设备采购”项目,项目金额1136万元。

面向未来,航天壹亘将持续以改革助推科技创新、抢抓发展机遇,不断增强产品应用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努力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以核心高端装备为支撑的智能工艺方案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顾天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