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大健康行业 3位院士蓉城献上满满“干货”

来源:东方网    2021-12-27 13:30
来源: 东方网
2021-12-27 13: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云计算、区块链等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医学、生物信息学等大健康行业与新技术的交叉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该怎么融?痛点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呢?

12月24日至26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国际转化医学信息学高峰论坛暨第二届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学术大会上,3位院士和1000多名专家学者献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本届大会共包含114场报告,陈鲸院士、陈世卿院士、潘毅院士、周钢桥教授等领域知名专家与会做出报告。

陈鲸院士认为未来生物信息医学发展趋势是以“互联网+”为引领与大三元大空间的大数据、大信息、大知识和大智慧的跨界大融合的最典型范例。并就如何大融合做了详细的分析报告。陈世卿院士就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中西医融合个体精准化医疗研究成果做了详细的介绍说明。

“转化医学信息学高峰论坛”是汇集中外科学院院士、知名高校教授、顶尖学者的年度医学信息学盛会,以服务“健康中国2030战略”为核心,搭建世界顶尖人才与各国科学家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生物信息学融合、技术创新和健康产业发展。此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为指导单位,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腾讯医疗健康(深圳)有限公司协办,大会主题为“生物信息学前沿——人工智能先进数据与智慧健康”。

大会开幕式由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理事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沈百荣教授,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副理事长、电子科技大学黄健教授,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副理事长、中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振主持,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利平出席并致辞。周主席指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四川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融入科技创新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成都辐射带动作用,推进生物信息与健康医疗以及产业链深度融合,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强化科技转移转化服务,全面推进产业协作共兴、对外开放协同共进,为打造生物信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提供有力支撑。

会上举行了首席顾问聘任仪式,由周利平主席为陈鲸院士、潘毅院士、陈世卿院士颁发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首席顾问聘书,为科技、融合、创新,构建新时代生物医学创新研究与转化高端信息科技服务平台建言献策,力争将四川发展成为全国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前沿阵地。

同时,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陈斌与腾讯医疗健康(深圳)有限公司、杭州锘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乡村频道、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签约仪式,共同全面深化互联网时代的医疗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整合智库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切实关注帮助农民健康问题,推进生物信息与医疗健康朝着更加精准、高效、科学、协同和安全的方向发展。

除主论坛外,共包含“智慧医院建设”、“医疗健康信息传播”、“智慧妇幼”、“生物医学数据隐私保护与安全共享”、“智慧医学教育”、“风湿免疫病与生物信息学”、“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精准医学”、“神经病学与生物信息学”、“基层肿瘤学”、“智慧免疫”、“智慧农业”、“互联网医院管理”13个主题论坛和“生物医学信息”1个青年学者论坛,还包括6个分会成立仪式。参会代表对本次大会的举办表示高度认可,论坛传承前七届的品牌特色,着眼国际前沿科技,多维度深入探讨生物信息与人工智能、先进数据和智慧健康相关领域交叉融合的最新动态和相关理念,从科研创新、技术转化、产业升级等热点话题,全方位探寻生物医药信息产业的产、学、研、用、资一体化创新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