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来源:东方网    2021-12-28 11:40
来源: 东方网
2021-12-28 11: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很喜欢自己的工作,觉得每天都充满挑战,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说话的男孩叫刘思聪。初次见面,是在柳南客专进德牵引变电所,干练的工作服,斯文的黑框眼镜,文气内秀。在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电气化分公司他有“两高”:学历最高、身材最高,2013年7月从西安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三年半的时间,从一名见习生成长为优秀的技术人才,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勤奋踏实的优秀品格。

心细勤奋 把发现的问题消化解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身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是干好本职的前提。2013年7月,刘思聪来到柳南客专站后四电牵引供电施工工程,在进德牵引变电所担任专业工程师。

夏日的广西柳州送给他的第一个“见面礼”就是极为恶劣的气候,肆虐的蚊虫让人防不胜防,强烈的紫外线把他脸颊上的细皮嫩肉晒成了“锅底”。刘思聪白天在变电所测量放线,晚上整理技术资料、复核图纸,他发现,审查图纸的细致度和施工方法将直接影响变电所的整体工艺及受电冲击,大学里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在此刻彰显了出来。他认真校对图纸问题,合理规划电缆路径,精确计算设备尺寸,反复核对二次图纸接线的电缆长度。在他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二次电缆敷设26000多米,精准完成设备配线47台,精确测量出1500余处接触轨支架安装位置,安装接触轨30余公里,实现了整所试验未更改配线,受电冲击一次成功的优异成绩。同时,他参与编制了《铁路客运专线变电所施工工艺工法》、《变电所二次电缆敷设配线手册》,解决了现场施工标准规范统一的难题,为多个项目的电气化施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9月,柳南客专开始全线进行联调联试,由于拆迁补偿问题,进德牵引变电所迟迟无法正常施工,工期严重滞后。刘思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保证全线联调联试进度,不影响柳南客专开通节点,他踏上了源源不断的协调之旅,联系站前单位,协调房建专业,与业主、铁办、政府机关积极沟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心换心,持之以恒,解决了多方的协调难题,最终提前20多天完成送电,获得了业主20余万元的表彰奖励。

全力以赴 把负责的工作做到最好

对讲机里一声令下,作业队长潘西成几个干脆利索的动作,操作断路器合闸,备用主变压器受电成功,声响正常、电压稳定,刘思聪心里松了口气:“这下子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了”。这是2014年7月宁西铁路商洛牵引变电所里的一幕。

2014年3月,刘思聪担任起了宁西铁路商洛牵引变电所改造项目部工程部长的重任,因是修建复线,所以干工程的人心里都清楚,这个“活儿”不好干,除了作业受“天窗点”时间制约外,既有线安全管理风险听着也让人头疼。

从既有场地空间限制和设备管理单位对运行铁路安全的考量,现场无法使用移动高压室和停用牵引变电所备用设备改造方案。这也就意味着以往的施工组织模式在这里无用武之地。

“如不能及时完成变电所的改造施工,将直接影响商洛牵引所的供电能力,对接触网复线开通造成影响。”在早班会上,项目经理李增全眉毛拧成了疙瘩。“行动,就要全力以赴”。这句话在他脑子里盘旋着,因为它知道,“任何时候都不能给自己留退路”。

“天总会亮,再干旱的地方也有起风的时候”。

经过反复调查和协调,一个大胆的施工组织方案在刘思聪的心里绘制了出来:采取既有变电所设备做过渡备用的方式,利用有限的停电点,将既有备用主变移位,架设高低压过渡母线、倒接二次电缆连接过渡变压器,采用这种方式,既保证了变电所一主一备的正常运行方式,又为既有设备改造施工提供了空间和便利。有了好的法子,连精气神也提升了不少。在那几天时间,他的眼睛熬红了,人也憔悴了不少,但经过不懈努力,最终顺利完成了6台牵引变压器,186台高低压设备的更换改造施工,为项目节约过渡费用80余万元。

敢于创新 把实现企业增效当成习惯

2015年4月,在丹凤牵引变电所施工中,刘思聪发现,以往电缆更换工艺流程中,需要先敷设新电缆,等整所设备改造完成投运后才能将既有电缆从电缆沟里拆除,再将新电缆整齐排列在电缆支架上。工人们采用这种方法施工时,不仅会导致后期排列新电缆的时候无法将新电缆分层有序排列,还有可能出现排缆时误碰,导致既有运行设备故障,影响列车运行的恶劣事故。

“怎么才能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又快又好地完成电缆更换任务?”

回到项目部,他立刻翻阅图纸,积极和作业队长制定方案,通过把接触网施工剩余的边角料做成四层T字型支架,利用电缆沟中间的空位安装,并在支架最上部制作走行板,将既有电缆分层排列到中间的新支架上进行绑扎。这样,敷设新电缆时就可以直接按照顺序敷设在正式支架上,等待施工完毕,直接拆除中间的过渡支架就可以连同既有电缆一同拆除,不但减少了对运行电缆的碰触,降低了施工风险,而且省时省力,提高了电缆敷设效率。

踏实好学 把现场当做增强本领的大舞台

熟悉刘思聪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热心肠。在工作上,他同样是个“积极分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自己正年轻,正是需要锻炼的时候。

刘思聪充分利用听广播、上网、阅读新书籍等各种学习手段进行学习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及工程管理业务水平。2016年他以高分取得了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他编写的《降低既有牵引变电所二次配线不合格率》QC课题获得2015年陕西省质协优秀成果奖,并在施工中得到了推广应用。独立完成《既有牵引变电所改造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科研课题,取得优秀成果。

一人进步天地小。为了让项目部所有技术人员共同进步,闲暇之余,他总是喜欢把大家叫在一起,在轻松聊天的氛围中探讨技术问题,将几年来变电所施工技巧上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拿出来分享,许多小发现演变成了优化工艺,提质增效的关键点,在他的带领下,学技术的氛围愈加浓厚。

工作的磨砺,技术的成长,刘思聪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锻炼成了施工一线的技术标兵。刘思聪带着不改的初衷,继续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奋进。(龚静)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