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佐餐热卤,卤有有深耕市场实现稳步扩张

来源:东方网    2021-12-29 13:12
来源: 东方网
2021-12-29 13: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卤肉,是一道充满神奇色彩的美食。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这样一段记忆: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吆喝着的卤肉摊,香味扑鼻而来,忍不住回头多看一眼时,小摊的老板已经掀起小摊上的白布,露出红得发亮的卤肉,色泽诱人,还冒着热腾腾的蒸汽。

时至今日,路边的卤肉摊越来越少,也再难见到鲜香醇厚、色泽诱人、入口即化,让人赞不绝口的卤肉。毕竟,一锅软糯入味的卤肉需要花费至少48个小时,快节奏的生活时代,很多人早已没了耐心。而如何让传统的卤肉重新走进消费者的生活中,帮更多人找回小时候的专属味道,成了以卤有有为代表的佐餐热卤品牌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佐餐热卤市场缺口大

一份正宗的卤肉需要经过选材、浸泡、卤煮等一系列流程,耗时极长。以卤猪蹄来说,选材要精挑细选,最好是用前蹄,前蹄的肉比较多。然后进行处理,搭配卤料,猪蹄至少要浸泡两天时间……

这也是很多小摊或者小作坊经营的卤肉店,每天限量供应的原因,因为每天的产出是有限的,故市面上几乎没有做佐餐热卤的连锁品牌。但该领域却有巨大的市场机会,据《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卤制品消费在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突破3000亿元,目前佐餐卤制品约占6成,休闲卤制品占据4成。

消费者对热卤的需求,加上佐餐的市场空间,也促使一些佐餐热卤品牌快速脱颖而出。专注于做佐餐热卤的连锁品牌卤有有,短短3个月时间,便在北京开了二十多家门店。快速领跑市场的背后,是卤有有独有的模式:传统老卤味道的传承和行业内首家佐餐热卤标准化的创新。

  老卤记忆的传承

卤有有的热卤制作工艺精致考究,严格按照传统老卤做法,卤煮加焖制48小时以上,进而给消费者带来极佳的适口性和独特的风味。

而形容卤肉好吃的最高境界就是糯香,“糯”指的是当把猪蹄拿起来时,骨头会滑落;而“香”除了指食物的香气之外,吃到嘴里肉的味道是卤香。人们常说“啃”猪蹄,是因为有些猪蹄没有达到糯的程度。但传统工艺做出来的猪蹄不需要啃食,用筷子便可以把猪蹄和骨头轻易分开,这也是卤有有想要让更多消费者体会传统卤肉魅力的原因所在。

与众多新式热卤采用的高压锅不同,卤有有坚持古法传承。在传统老卤的配方选择上,卤有有品牌创始人周亚钢带领团队历时200天,遍布卤味传承的12个省份,36个城市,寻味里程超过6万公里,专访百年卤味传承人16人,融合北方酱卤和西南五香的百年传承精髓,最终提炼出卤有有热卤产品,在醇厚老卤的基础上实现了糯香的口感升华。

在保留了根植在记忆中的传统卤味的同时,卤有有还突破性地采用“供应链工厂+终端厨房”的模式。由工厂统一制作好8.5成熟的卤肉,经过专业冷链运输到各个门店,每家门店配备自行研制的热卤台,最后一步熟制工艺之后即可进行售卖。

凭借“供应链工厂+终端厨房”的模式,卤有有率先成为行业内首家解决热卤标准化的企业,并且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门店数量的快速扩张。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卤有有探寻到根植在国民心中的传统热卤记忆,坚持“热卤当鲜”的产品理念,以“供应链工厂+终端厨房”的模式切入千亿级社区卤味消费市场。未来,随着卤有有深入更多城市,传统卤味必将成为更多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