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元旦小长假,刚刚开通的宁句城际(S6)线人气爆棚,近20万人次往来江苏省的省会南京与镇江市的句容两地,或走亲访友,或打卡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双城记”不仅成为了宁句两地市民的新年“标签”,也为句容市的乡村振兴打造了一条“快车道”。
崭新的宁句城际(S6)线句容站
实现地铁梦,句容“融入南京、接力镇江”
2021年12月28日中午,句容市在宁句城际句容站地面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市民乘车仪式,64万句容人民翘首以盼的“地铁梦”一朝实现,标志着该市“融入南京、接力镇江”迈出历史性步伐,宁镇一体化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镇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秦海涛,市政府副秘书长顾明华,句容市委书记潘群、市长周必松参加仪式。
南京市民纷纷来句容打卡观光
潘群在致辞中说:”随着宁句城际轨道交通的正式开通和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的加快推进,句容必将在区域一体化的大潮中,迎来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全新发展阶段。“句容市将充分释放地铁开通带来的增值赋能效应,不断优化周边商圈打造、优化业态分布,加快把“地铁红利”由点及面惠及到众多民生领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宁句城际线的开通,也将为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机遇。
句容有着独特的生态禀赋、历史底蕴,宁句城际铁路沿线辐射众多发展乡镇,通过推动福道品牌和农路提档升级,促进农、文、康、体、旅深度融合,吸引更多都市人群到句容“慢下来、停下来、住下来、还想来”,助推句容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将宁句城际线打造成展现最具生态旅游魅力、最聚人文荟萃灵气的魅力文旅线。
乡村振兴试点工程中的美丽乡村
引领句容进入共同富裕的“快车道”
借着宁句城际线开通的春风,句容市茅山镇何庄村的广大村民也即将喜迁新居。在乡村振兴试点工程中,何庄村一排排漂亮整洁的“乡村别墅”已经建好交付,就等着开了春装修。“这辈子做梦都想不到会住上这里漂亮的房子,我们的城里亲戚们现在都羡慕我家。”村民顾巧兰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城际线开通了,她也要请城里的亲戚们到句容的乡村体验一下慢生活。
蓝天白云下,一幢幢白墙黛瓦、造型各异的“乡村”别墅,一望无际的田野,四季长青的树木,碧波荡漾的河水……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徐徐展开的江南新农村的美丽画卷,走进房内,挑高式两层楼,卫生间、厨房、客厅、卧室等等,设计美观且人性化,走出去就是广袤田野,比起城里的别墅,更增添了田园诗意。
据了解,茅山镇何庄村占地面积10.3平方公里,辖21个自然村,1200余户,3183人。何庄村地处二圣水库上游,境内呈现“五岗五溪一湖”的景观特色,何庄历史文化悠久,村内老宅、古树名木较多,何庄剪纸、朱巷马灯舞、春城土墩墓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民风淳朴。何庄乡村振兴试点工程,按照“以人文本、整体推进、空间重塑、系统再造”的工作思路,以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为核心、以何庄村为实施单元、以深化“三块地”改革释放农业农村内部潜力为抓手,探索实践丘陵山区乡村振兴的战略路径。
茅山镇何庄村为村民建设的“乡村别墅”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句容市茅山镇经济发展和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何庄乡村振兴试点工程分三个阶段分步实施:2018年是规划之年。坚持规划先行,分别邀请了南京大学规划设计院和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何庄村总体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和详细规划;2019年是拆迁之年。在市纪委、监委“清风护航”监督、再监督下,按照“公平、公正、阳光、和谐”原则,全镇上下仅用40天完成了21个自然村、1252户的拆迁任务。通过居民点优化布局和集中居住,有效释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1300亩,提升了“生活、生产、生态”空间,为下一步农业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2019年成立了何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后,土地合作社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民主管理”,从事土地的流转、整理、出租和农业生产经营。何庄土地合作社的成立,为土地的节约化、规模化、效益化经营奠定了基础,目前,总投资10亿元、占地8000亩的瑞华生态农业已落户何庄村,为何庄村产业兴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将何庄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新乡村,实现村庄美、生活美、田园美,成为全省农业主导型乡村振兴的先行示范村。”句容市茅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句容市白兔镇的纪荣喜草莓大棚吸引了游客与媒体人的目光
日前,由镇江市委网信办和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主办的“网眼看镇江 聚焦加速跑”系列网络宣传活动走进句容,30余家媒体代表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共同聚焦和记录当地发展,展示“镇江很有前途”的魅力与荣光。
据了解,借着宁句城际开通的“东风”,从2022年1月4日到1月31日,句容市所有A级景区(茅山景区、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苏茶博园)以及星级乡村旅游区都对南京市民免费开放,句容美丽田园的大门将敞开怀抱喜迎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