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山面:万年泉水,百年古法,只为做一碗好面

来源:东方网    2022-01-05 16:22
来源: 东方网
2022-01-05 16: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碗好面,是家的温暖,是尝遍所有美味、依然贪恋的味道。

一碗好面,是儿时的记忆与感动,是来处与归处的精神图腾。

一碗好面,是那一汪万年不枯的泉水,是三百年匠心坚守,是味道里的故乡。

它是拥有百年历史的朝廷贡品,也是大众餐桌的“常客”。来自“美人窝”桃江的修山面,取万年泉水,修百年古法,只为做一碗好面。

(古法和面)

茂林修竹,清泉碧水,一方水土一方好面

修山面出自湖南桃江县修山镇,“修山面”也由此得名。

在修山镇,有一座形如酣睡的少女的名山——羞女山。从古至今,这座沉睡在资江河畔的大山,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还充满了奇幻多彩的神话传说。从古至今,修山和美人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才有了那句“女娲造美人,羞泉育美人,好面养美人”的传说。

(羞女山)

羞女山下有一泉,称作羞女泉,周边饮用此水长大的女孩大多肤色白净。据中国地质专家检测发现,羞女山的水和土所含有的矿物质都超过了普通水土,对补充人体微量元素非常有益。

羞女山下,处处流泉潺潺,修山面选用当地特有的羞女泉水和面。富含“水中黄金”稀有偏硅酸及多样微量元素的泉水,滋养着人的灵性与身体平衡。

非遗传承,古法技艺,一方好面一方善人

早在清嘉庆年,修山面就已成为朝廷贡品而倍受青睐。御口称赞的品质,润泽焕颜的功效,成就了这一碗“秀外慧中”的修山面。

(修山面)

修山人,秉承非遗传承大任,三百年匠心坚守,只为做一碗好面。

从天微微亮忙碌到夕阳西沉,挂面制作师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修山镇,坚持非遗纯手工制面技艺。修山面需历经18道工序,6小时古法晾晒,耗时20小时,用当地富含偏硅酸的山泉水和面,所做的手工挂面外形精细,自带空气气孔,口感柔顺,细腻中带着麦香,劲道弹牙,营养价值高,还能润泽焕颜,极具保健效果,是赠送亲友的上等佳品。

(晒面)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