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51岁竹编大叔潘云峰从抖音火出圈,被央视点赞

来源:东方网    2022-01-10 16:36
来源: 东方网
2022-01-10 16: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浙江临安51岁竹编手艺人潘云峰在海内外走红,央视新闻24小时节目录制专题报道,讲述了他的故事,为其点赞。截至目前,潘云峰拍摄的竹编短视频在抖音收获将近4000万点赞,海外平台播放量累计超过1亿次,单个视频最高播放量达到1800多万。

视频中的潘云峰,劈起竹子干脆利落,一刀下去势如破竹;切起竹丝如行云流水,动作连贯、粗细均匀;最后将竹丝捆扎好,两腿一压,敲入凿好的竹钉,一支竹制锅刷就做成了。这段视频被发到海外平台后,海外网友们看的目瞪口呆,总播放量已超过了3000万。

除了锅刷,潘云峰制作竹伞的视频同样吸引了很多外国网友的关注。相比之下,阳伞的工序更加复杂,其中还要用到火烧来给伞骨定型。几番操作下来,一根普通的竹子变身成一把造型古朴颇有武侠范儿的竹伞。这部阳伞制作视频同样引起了众多海外网友的互动,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了1500万。

外国网友们通过他的视频看到了中国工艺、中国文化,纷纷留言“他们用最简单的东西制作出了神奇的工艺品,精巧绝伦,我很喜欢”“这是真的,不知道到该怎么形容”“一切尽在掌握,物尽其用,中国就是中国”“不会只有我一个人为了看懂他的视频而想学中文吧”。

视频走红之后,潘云峰火了,他的工作室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一时间,来采访的、来拜访的、来学习参观的络绎不绝。在央视的采访中,潘云峰诉说出了自己的经历和理念。

潘云峰今年51岁,14岁时他就开始学竹编技艺,17岁出师,但23岁时无奈转行,原因是恰逢塑料制品取代竹制品、机械产品淘汰竹质生产工具大潮。之间20多年,他卖过菜,开过早餐店,进过工厂,打过油井。直到3年前的一天,他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有人把竹编视频发到网上,一下子来劲儿了。

慢慢的,他掌握了做短视频的规律,不仅东西要做的好,视频也要拍的好。动作要干脆利落,行云流水,势如破竹,既要让竹编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又要让受众看得赏心悦目。目前,潘云峰在抖音(@创手艺)已有超过540万粉丝。

对于竹编技艺的发展,潘云峰有着自己的一套看法。他认为尽管现在自己火了,但不能停滞不前,竹制品要改进,更要创新,要能够跟着时代跑。这也是他重新开始竹编制作之后最深的感触。

“现在大家生活都改进了,竹制品也要改进,要让这样东西能够在生活中用得到。”潘云峰在接受央视采访中这样说。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他创新设计了可以坐在里面吃饭的宝宝座椅,先后四次改进宝宝摇篮,每一次都是大热门。

现在,不光自己火了,潘云峰还跟同行合作开起了网上店铺,并带动了三四十位老手艺人,很多产品都是供不应求。未来,他也会继续将创新进行到底,让老手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让更多的人能够热爱竹编制品,将中国的竹编手艺发扬光大。

在抖音,像潘云峰这样的手艺人还有很多。通过“看见手艺计划”长期行动,抖音持续为非遗传承人、手艺人提供资源支持,助力其在平台获得发展。最新发布《2021抖音数据报告》显示,1557个国 家级非遗项目中,抖音覆盖率已达99.42%,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49%,累计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83%,通过抖音电商获得收入的手艺人同比增长61%。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