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顺叫车司机:其实我是正在创业中的共创人

来源:东方网    2022-01-11 10:35
来源: 东方网
2022-01-11 10: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以前是跑滴滴的,现在就专门跑万顺叫车,每天早高峰基本都排满,跑到11点半左右就回家吃饭,下午接着干,空闲的时候在实体店喝喝茶、聊聊天,到晚上10点钟左右就收工,一天下来也挺充实的。”万顺叫车深圳司机符师傅说。

符师傅加入万顺叫车才一年多,谈起对万顺叫车的印象,言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认同感”。符师傅认为,平台对司机很照顾,订单的抽成相对其他平台来说较低,身边很多司机朋友们也选择了平台费包干模式,相当于创业,大家干得很起劲。

据了解,万顺叫车采用两种收费方式,让司机在跑车实践中可自行选择,是对司机的尊重,让司机拥有选择的愉悦。

一是司机选择传统的抽成模式,按订单抽取平台佣金;二是司机选择包干模式,包干模式小城市司机一天只需要8元至11元,大城市司机一天只需要11元至15元,在包干期限内每接一个订单利润都归司机所有。同时,包干模式分包月、包季、包年,非常灵活。

  (图片来源于pexels)

回到大家都关注的司乘关系上,在交流的过程中,符师傅特别提到“熟客”经历,“我有两个固定的乘客,一个是幼儿园老师,周一到周五早晚都会准时去接送;另一个是护士,基本每周按照对方的时间来回接送。万顺叫车有自己的实体店,熟客基本都是社区里的群众,有时候熟客也会会直接来店里坐车,直接出发,非常方便。”

社区居民和司机之间形成的出行黏性,不得不说是线下实体店“驻点”功能的凸显,纵观当下各大网约车平台,开设线下实体店的却寥寥无几,万顺叫车当前建立的12000多家线下实体店,不仅为司机提供吃饭、休息、聊天的场所,更是街坊邻居家门口的出行站,特别是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叫车,就直接在实体店叫车出行。实体店基本开在各个社区附近,是连接司机和用户的坚实桥梁。

正值冬季,天气也越来越冷,司机在外面跑车累了,有一个落脚点,喝点热茶、小憩一会是很难得的,乘客出行也是,需要高效方便的出行服务。一个平台的服务,体现在各种细节当中,司机对平台的满意度,也会直接影响乘客的出行体验感。

在符师傅的对话中,能明显感觉到一种认可与归属,他说“人已过中年了,还能开始‘创业’,之前想都没想过。”为什么开网约车对于符师傅来说是一次创业的开始?原来,万顺叫车的“共创人制度”,是在“解决出租车司机增收入、受尊重、归属感、有未来的需求痛点,从而让乘客获得更方便、安全、舒适、实惠的出行体验”的创业初衷里衍生出来的模式,司机也能作为“共创人”共享公司发展成果,这对于身为普通劳动者的司机来说,是有效益优势和前景的。

收入和归属感问题一直是司机关注的焦点。据调研结果显示,每月获得1万元及以上净收入的网约车司机仅有10%!“高收入者”还是少数,多数司机的大部分收入都搭在平台抽成、车辆租赁成本、燃油成本、保养成本等问题上,所以,最应该关注的,应是司机的增收和归属感。很显然,万顺叫车的出发点很好地契合了司机的核心需求。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