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选“2021年度·影响力教育人物”,十方融海梨花教育合伙人张弛上榜

来源:东方网    2022-01-12 12:05
来源: 东方网
2022-01-12 12: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日前,第十二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以“守望未来 智教之道”为主题,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开展,齐聚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知名高校书记、校长以及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国际教育四大领域专家学者,聚焦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前瞻教育发展之势,研判教育改革之策,助力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新华网教育论坛自2010年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二届,多年来,论坛持续聚焦当年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以全面多元的教育视角和重磅嘉宾分享,每年向社会各界输出了大量前沿深刻的教育观点和信息,已成为公认的权威教育论坛活动。

据了解,新华网教育论坛自2010年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二届,多年来,论坛持续聚焦当年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以全面多元的教育视角和重磅嘉宾分享,每年向社会各界输出了大量前沿深刻的教育观点和信息,已成为公认的权威教育论坛活动。

在教育论坛上,还举办了以“融以见新 匠有可为”为主题的职业教育专场分论坛,职业教育领域相关专家学者、职业教育院校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人才培养、办学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面临的新契机和新考验。主办方新华网总裁助理姚予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林、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孙诚以及职业院校、职教机构等职教人士出席论坛。

在此次论坛上,多位嘉宾都提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观念已经急需变革,强调专业的师资建设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教师专业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会上,新华网评选了“2021年度·影响力教育人物”,凭借在声音培训领域的贡献,梨花声音研修院教育合伙人张弛上榜。

据了解,张弛在成为梨花声音研修院教育合伙人之前,曾是前省级卫视新闻主播及资深配音师 、腾讯体育、天猫、中国移动、壳牌中国等品牌御用演播员 、人大版《普通话水平测试专用教材》主编、抖音声音教学头部大V“张弛语言课”主理人等众多荣誉加于一身。而在这些荣誉背后,是一个非播音主持专业科班出身的声音从业者的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起于微澜之间,”谈及自己的声音成长史,张弛表示,配音一开始只是他起心动念之间的爱好,出于对好声音的向往,从小就喜欢听一些好听的声音、喜欢诗歌也喜欢朗读。

但对于从小生活在方言地区的他来说学习声音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没有系统的课程可以学习,没有具备经验的领路人,日常生活当中也很难接触到相关专业知识,只能通过看书看电视、有意识模仿电视播音员说话。在这种自我摸索成长中张弛也感受到一个系统的学习课程对声音学习重要性。

拥有20年声音变现行业实战经验的他,之所以投身于声音教育行业,源于自己2018年时候开始在抖音上打造个人IP——“张弛语言课”,将自己定位成是一个声音技巧知识的分享者。在个人IP的打造过程中,张弛也深切意识到着有那么多的人需要声音技巧知识,有那么多人对好声音有着追求。不满足于抖音上只能分享个人经验技巧却缺少了教学交互性的单一方式,开始下定决心一步一步地转到了声音培训的赛道上去,最终成为十方融海旗下梨花声音研修院的合伙人。

经过这些年在声音培训行业的深耕,张弛也更加认识到,要做好声音培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的声音培训赛道看似拥挤,当下有很多在风口之下跟风入场,打着培训标签但却并不具备系统化培训能力,最终导致声音培训行业被大众贴上“割韭菜”“赚快钱”等标签的培训机构与课程,这也是当下社会对声音培训行业的负面看法所在。

在张弛看来,声音培训其实是一个具备极高门槛的行业,需要培训者具备配音播音的理论知识、实战专业能力,以及能把这些知识与能力输出为理论形成系统化课程内容,并同时具备教学经验的能力,同时还要能为培训者提供是实战渠道的资源,只有把这几个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是一个系统科学的声音培训课程。

“我希望做声音培训同行一定要带着这些实事求是的要求去做,没有实战经验的去补实战经验,没有教学经验去补教学经验,没有实战的资源去补资源,没有理论基础去补理论基础,缺什么补什么,这个事才能做到长远。”

张弛表示,自己希望声音培训行业能早日具备一些行业标准,他也在为此而努力。

“值得开心的是,在我投身声音教育的这些年里,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声音培训重新建立了自信心、改变了生活状态、绽放了新的生命鲜活度、找到了新的职业生涯。”在张弛看来,投身到教育事业的生命是灿烂而光辉的,自己未来也将继续在声音培训行业里奋斗,让更多的生命发光发热。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