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匠心与市场,澳华AC-1内镜系统斩获2021年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奖

来源:东方资讯    2022-01-21 12:09
来源: 东方资讯
2022-01-21 12: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澳华内镜最新研发的AC-1内镜系统与HD-GT系列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HD-CL系列电子结肠内窥镜已于近日获批准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款产品同时成功斩获2021年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奖,同时主机系统及其上消化道内窥镜在先前也已经获得了2项德国iF产品设计奖。

自2015年起,澳华内镜连续多年获奖,至今已斩获了17项国际设计大奖。在一件件成功作品的背后,是团队同理心调研、新定义痛点、多学科合作及快速的原型还原及迭代能力的有利体现。

以“强同理心”去做用户研究

澳华内镜工业设计团队会进入医院和医生进行深入接触,近距离观察医生的手术情况。甚至在澳华公司内部,还有一间模拟手术室,可以让设计师们可以更身临其境地研究人机交互、产品高效使用等关键点。在强烈的同理心下,为医生设计出更科学的、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并能适配工作特殊需求的手柄成为了团队的首要目标,内窥镜-GT1手柄就这样有了雏形。

澳华仿真临床体验室

新定义痛点,走向“普惠医疗之路”

目前我国二级及以下医院增量市场扩张明显,但胃肠早癌筛查率只有日本的1/4,1/5,可以说中国的普惠医疗服务依旧任重道远。澳华AC-1内窥镜系统比之传统内窥镜处理器及光源体积小了一倍左右,这使得它能够更适应在复杂多变的场景下工作。通过走访,澳华还发现了全国内镜医师分配的极度不均衡,因此在UI等的设计上更以简洁、易用为宗旨,以此降低学习和认知成本。

  多学科合作,激发创新风暴

工业设计与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等环节紧密联系,在澳华,机械、结构、电路、测试等模块则达到了同频共振。如面对AC-1机身随体积缩小而带来的一系列困难点时,各个环节都发挥能效,积极提出方案,从而迸发出了创新性的解决之法。

在澳华,产品从最初的构思草图、纸板模型、发泡、油泥、CNC等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原型。产出的速度可以很快,并注重于用最低的成本和最效率的方式还原方案。“迭代”则是在原型上“吹毛求疵”:发现问题,发现新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发现设计和使用上的瓶颈。

以AC-1这款产品为例,在经过了循环往复的实验后,在它还没有真正开模量产的时候,它事实上已经是个经过多次优化的成熟作品了。这样的过程真正避免了“盲人摸象”的传统研发流程,更加有助于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做最正确的选择。

专业、专注、创新是澳华工业设计团队的特色,或许也是他们多年来能够持续获得国际设计奖项的重要原因。众多获奖作品的背后,是团队的专注和创新,也是整个研发与设计团队不断自我调整、自我改变的过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