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由人社部主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菏泽市政府承办的2022年春风行动现场推进活动暨“春满齐鲁·乐业山东”招聘活动在菏泽市启动。
作为一年一度的“重头戏”,2022年“春风行动”已在山东拉开了大幕,并将一直持续到3月底,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50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万个。透过“春风行动”,能看到哪些新变化?记者进行了采访。
助推“家门口”就业——
专门设置公益性岗位招聘专区
“春风行动”,旨在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平台,助力务工人员返岗就业,企业复工复产。在菏泽举办的“春满齐鲁·乐业山东”招聘活动,160多家知名企业携1万余个就业岗位参加现场招聘,现场求职人数1.1万余人。
值得注意的是,为吸纳城乡低收入人群实现“家门口”就业,本次招聘会专门设置了公益性岗位招聘专区,专门针对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农村残疾人、农村大龄人员(45-65岁)等城乡低收入人群,提供1000多个公益性岗位。
据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梅建华介绍,大规模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是我省稳就业保就业推出的一大“新招”。“十四五”期间,山东将在全省创设120万个左右城乡公益性岗位,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约占80%,城镇公益性岗位约占20%。具体到今年,我省安排了40万个岗位。
公益性岗位统一实行政府补贴,按照不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或月最低工资标准,由县(市、区)按月发放。这对于很多就业困难人员来说,颇具吸引力。“今天招聘现场,咨询我们办事处乡村公益岗情况的有300多人,收到了招聘简历100多份,报名人数比想象中要多。”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人社所工作人员王广弟说,针对公益性岗位的招聘之前都是在村里进行,这次“春风行动”给了公益性岗位一个“露面”的机会,通过现场发放宣传单页和面对面讲解,更多群众对公益性岗位有了充分认识。
山东是农民工大省。当前,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和返乡创业趋势日益明显。从烟台市“直播带岗”到济宁市“就业创业政策赶大集”,再到东营市“送岗入户”10万户……我省各地“春风行动”为就近就地就业创业“铺路亮招”,把岗位送到群众身边。
“50岁的能行不?”“家门口就能干吗?”“一个月多少钱?”在“春满齐鲁·乐业山东”招聘活动现场,山东骏伯家政集团的摊位前人头攒动,前来了解招聘信息的人络绎不绝。山东骏伯家政集团董事长李海峰介绍,目前公司需要月嫂2000多人,育儿嫂1000多人,养老护理员500多人,本次招聘会预计招聘1500余人,通过免费培训即可上岗。“一天的时间,活动现场前来咨询的有3400余人,登记人员有1700余人,有意向参加培训报名人员422余人。招聘效果超乎预期。”李海峰说。
招聘岗位“两头缺”
——一线普工和高技能人才“吃香”
每年春季是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的高峰期。对用工引才需求旺盛的企业而言,“春风行动”无疑是一场“及时雨”。采访中,很多企业也反映,当前招聘岗位存在“两头缺”现象,即一线普工和高技能人才比较难招,这两类劳动者在市场上也比较“吃香”。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热销,公司订单呈现井喷式增长。”山东英搏尔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磊说。据其介绍,山东英搏尔年产20万台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一期项目已经正式投产,二期30万套轻型电动车辆驱动系统和电源系统产业园建设项目也已启动,公司现在既需要大量的一线普通工人满足订单增长需求,同时也需要储备研发人员。招聘现场,该公司带来了180多个岗位,一线普通工人岗位需求最大,共150个。
“技术型人才一直是我们公司招聘的重点,也是难点。”菏泽好达实业有限公司的招聘专员王利告诉记者,作为一家主营塑料制品、口腔用品的制造业企业,公司现场带来了40余个岗位,其中技术型岗位占了一半。
“招一个会计,可能一星期就能招到;招一个技术工人,三四个月都不一定能招来合适的。”有企业招聘负责人如此感慨。山东中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综合行政部主任郑军兰说,为了招揽技术人才,公司放宽了招聘年龄,没有经验的应届生和实习生也纳入了招聘范围。
在行业摸爬滚打10余年,李海峰深感“年轻有学历、有经验的家政人员紧缺。”通过调研李海峰发现,家政市场对家政人员的需求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尤其是专家型家政从业人员更需要从业者有学历、有经验。“但是年轻人很多不愿意从事家政行业,意向度高的多是45岁左右的求职者。”李海峰说。
“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领域是年轻人求职的大方向。”菏泽市人力资源市场负责人张东利告诉记者,此外“灵活就业”也越来越成为近年来年轻人就业的新选择。记者在“春满齐鲁·乐业山东”招聘活动采访到的两位求职者颇具代表性:22岁的周耀此前在当地的汽车4S店工作,如今想换一份电话客服方面的工作。家住菏泽市牡丹区的耿巧菊今年35岁,家里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她想找一份不用坐班,工作时间灵活的工作。
走出去、请回来
——创新招工引才新路径
为解决企业“用工难”“招引年轻人难”等问题,全省各地人社部门不仅开展大型招聘活动,还进一步创新思路,坚持“走出去、请回来”,前往其他省份跨区域招工。2月9日,威海市人社部门的跨区域招工“小分队”就带着歌尔、威高、天润曲轴、迪尚等52家重点企业的3000多条招聘信息,辗转2000多公里,前往贵州省开展跨区域劳务对接合作。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前期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威海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就业服务科科长刘正刚告诉记者,首先他们对全市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了摸底,出发前就已经把3000多条岗位需求发送到了安顺、毕节以及遵义。“选择贵州的这三个城市,也是经过我们与当地人社部门的沟通交流,对他们的劳务输出情况进行了掌握才定下来的。”刘正刚说,为吸引更多省外劳动力到威海务工就业,两家威海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来到招聘现场,充分发挥市场化招工的作用。
据了解,除了贵州,今年他们还要到甘肃、河南、河北、湖北等省份的50多个城市展开招工活动,在深挖前期31处省外劳务合作基地的基础上,与更多劳动密集型城市建立劳务合作关系,为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充足的用工保障。
为做好企业用工服务,淄博市也打出“组合拳”:专门成立了“企业用工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从研发人员到普工等各类人才招引的全方位服务;通过组织跨省、跨市劳务合作,“淄博—名校人才直通车”等不同层次的人才招引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人力资源支撑。
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关键还是要提升岗位的质量。青岛市“春风行动”汇聚的10万个岗位用“事实说话”:平均招聘工资约5700元/月,同比增长5%。其中,财务经理、算法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机器人工程师等岗位的月薪可达万元以上,此类岗位有8700多个,占比8.7%,较去年同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招聘工资在5000-10000元/月的岗位有6.1万个,占60.8%,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1.3个百分点。(张春晓 沈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