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提升传统文化认同与自信,张颐武建言大力开展短视频直播科普

来源:东方网    2022-03-04 09:34
来源: 东方网
2022-03-04 09: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民进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关于运用新媒体促进知识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播的提案》提案中表示,应鼓励各领域专家、学者在短视频平台开展科普。张颐武通过调研发现,大众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知识获取成为常态,传统文化内容广受短视频、直播观众欢迎。

他认为,借助短视频、直播推广,有助于培育青少年及大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文化自信。以抖音上“李子柒”“只露声音的宫殿君”“上戏419女团”等一批青年文化传播者为代表,促使“国风田园”、古建筑、传统戏剧等内容屡屡“破圈”,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开辟了新的范式。截至2021年11月,仅抖音平台曲艺类主播平均每天开播3719场,收入同比增长232%。

尤其是近年来,在短视频和直播推动下,抖音上掀起了一轮轮的国风国潮和非遗文化热。数据显示,1557个国家 级非遗项目,抖音覆盖率已经高达99.42%。各领域非遗传承人,纷纷借助抖音直播分享非遗技艺和产品。

张颐武表示,“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进行知识普及、传播传统文化已成规模,且颇具潜力。”不过,他也认为,短视频、直播平台依然存在内容鱼龙混杂、优质知识文化内容传播工作缺少统筹、知识文化内容传播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

对此,张颐武提出三点建议:其一,鼓励各领域专家、学者在短视频平台开展科普;第二,设置知识科普、传统文化传播专项,提升社会、公众对相关议题的重视。除传统“开学第一课”等专题栏目外,可在国家层面设立“自然科学周”“人文科学周”“传统文化月”等;第三,允许、支持科教文艺工作者利用短视频及直播平台合理创收,激励优质内容。

“促进优质知识与传统文化传播,需要高素质人才承担重任。”在张颐武看来,以适当物质条件调动人才积极性,才能够有效支撑这项工作的发展。因此,他建议国家层面能够给予设置多维度的支持政策。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