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京剧演员在抖音火出圈,一身刀马旦功夫赢得满堂彩,靠直播打赏改善生活

来源:东方网    2022-03-10 13:41
来源: 东方网
2022-03-10 13: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51岁刀马旦演员甄淑梭因一身京剧功夫,在视频平台受到广泛关注。她是河北保定曲阳县人,在浙江温州民间剧团打拼了25年。最近两年,由于线下演出机会变少,甄淑梭转到线上,通过拍视频、开直播,继续传播京剧文化。

甄淑梭每天会做两场直播,早晚各一场,每次持续约3小时,一年累计可达五六百场。她的视频和直播不但让众多网友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自己获得了可观的收入,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目前,甄淑梭的抖音账号@甄妮刀马旦 粉丝达到110万,累计获赞超过1800万,是最受关注的戏曲主播之一。

  南下打拼25年,成第一武旦

打开甄淑梭的抖音账号@甄妮刀马旦 ,随处可见她舞刀弄枪、空翻的飒爽英姿,走在路上突然就能来一个高难度空翻,而且不少短视频点赞均多达上万、数十万。在其中一条视频中,甄淑梭走在一条乡间小路上,后方是一群行走的牧羊。她空翻、劈叉、腾空、挥鞭,一套动作下来,像极了电影《少年寺》中的牧羊少女。

然而,甄淑梭的京剧演员生涯并非是像短视频中呈现的总是那般“热闹”。据她介绍,自己从13岁时开始学戏,后来在河北当地剧团担任刀马旦。90年代初,北方演出市场小,为了养家糊口,她决定去温州打拼。那时候的温州,是全国最大的京剧市场,群众基础广泛。全国各地的京剧演员汇集在此,一派繁荣景象。

从1995年到2020年,甄淑梭在温州民间剧团打拼25年,逐渐有了名气。当地戏迷被她的京剧功夫所折服,称她为“第一武旦”。“那时候人们成群结队的来捧我的场,一个月30天,早晚各一场能演60场。”甄淑梭回忆说。

直播间再就业,靠打赏改善生活

近年来,看戏的人越来越少,竞争又大,戏班办不下去了,很多戏曲演员转行,做起生意,或是去工厂打工。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新冠疫情的到来让很多线下演出都取消了。

甄淑梭和同是戏剧演员的老公滞留温州,基本处于失业状态。但她不想轻易转行,每天该排练还排练。在儿子的建议下,她在练习刀马旦功夫的时候开启了抖音直播,跟网友交流。

没想到,刚刚第五天,直播间人数就突破了一万人。她上传到抖音账号的耍刀视频也火了,播放量超过1000万。

疫情缓解后,因为剧团几乎无戏可唱,甄淑梭便和老公离开温州,回到了河北保定。在老家,甄淑梭把心思重心转移到拍视频、做直播上。

用烧火棍、放羊鞭子等农村工具展示刀马旦功夫的视频在抖音上都收获了超过100万网友点赞。她每天直播两场,上午十点半,晚上七点半,每次持续约3个小时。过去一年,她在抖音累计直播了500多场。

直播时,甄淑梭有时穿便装,有时穿戏服,背后摆满了刀枪棍棒——这都是她30多年不离身的家当。一整套戏装有几十斤重,里三层外三层,甄淑梭穿戴整齐,出现在直播间里,左右手各拿一把红缨枪,挑起一把长刀舞动,稳稳地左右抛接。

甄淑梭直播间里的观众既有中老年戏迷,也有喜欢传统文化的年轻群体。常常有老戏迷在直播间认出,这是当年温州民间剧团的“第一武旦”。而年轻网友则表示,感受到了京剧文化的迷人之处,也增加了传统戏曲知识。

甄淑梭介绍,目前靠直播打赏,已经能够维持生活。“离开戏曲舞台,但找到了更大的舞台,终于可以不用转行了。虽然条件差了一点,但是心不累。”对于未来,甄淑梭表示,无论身在何处,都会把戏曲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看到京剧的魅力。

在抖音,像甄淑梭一样的戏曲演员还有很多,比如越剧演员陈誉@越剧陈誉和张旦恒@越剧旦宝 。通过抖音直播打赏,失去舞台的陈誉获得比原来在剧团更多的收入,张旦恒则带领上百位戏曲演员实现再就业。

借助直播打赏,这些戏剧演员们不但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也让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传承、传播方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