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思发布2022年睡眠白皮书:全景式国人睡眠图鉴

来源:东方网    2022-03-21 10:55
来源: 东方网
2022-03-21 10: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2年3月17日,由中国睡眠研究会、慕思集团共同举办的2022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发布暨大型科普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廖红、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志力、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洪平、人民网副总编辑孙海峰以及慕思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姚吉庆共同出席了活动。

当天发布的《2022年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对我国多个圈层人群的睡眠状况进行全景式扫描,深化睡眠与健康关系的科普,并探寻以高质量睡眠促进健康身体的解决方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有好睡眠才能有好健康

世界睡眠日是2001年由全球睡眠与健康计划发起的一项全球性活动,旨在重点唤起民众对于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廖红高度肯定了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活动的先进性意义,她认为这些活动“很好的推进了睡眠科学知识的传播普及,以及睡眠产业的健康发展,有效的助力了健康中国的建设。”

中国科协科普部廖红副部长发表致辞

人民网副总编辑孙海峰关注到,世界睡眠日主题活动调动了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关注睡眠健康话题,注重优质睡眠给自身健康带来的积极影响。”

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吕云辉教授针对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良好睡眠,健康同行”做了深入解读,论证了健康睡眠对于提升免疫力、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预防癌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郭兮恒教授主持发布了《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在睡眠白皮书中,慕思和中国睡眠研究会通过人口统计学差异对不同圈层的11000余份样本做了扫描,从睡眠状况、工作与睡眠、睡眠趋势、睡眠认知以及公益倡导等维度系统性呈现国人睡眠现状、睡眠认知、睡眠需求。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郭兮恒教授解读《2022中国国民睡眠健康白皮书》

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近3/4的受访者曾有过睡眠困扰,入睡困难是他们面临的头号问题;而有7成导致晚睡的因素都与手机有关,堪称是睡眠杀手;并着重提到,睡眠令和双减的双重加持之下,六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增加了,但从科学角度来说中小学生睡眠时长依然不足;老年人是难入睡、频繁失眠的重灾人群,而且老年人大多通过服用药物来改善睡眠,老人及其家属对寝具和睡眠环境的关注不足。

白皮书还显示,受疫情影响,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群比例增加四分之一。同时,“良好睡眠有益健康”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群主动关注、搜索关于健康睡眠的科普知识,并积极的做出改变。

优化健康睡眠供给侧改革

这已经是慕思第十年联合社会力量开展睡眠白皮书的调研和发布。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志力在讲话中盛赞其“积极开展运动+睡眠主题公益活动,脚踏实地参与睡眠科普,久久为功。”

慕思作为国内睡眠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最早一批关注到睡眠与健康关系的企业。慕思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姚吉庆说,“作为一个企业要成就一个著名的品牌和伟大的品牌,最重要的要解决社会关注的问题。”

  慕思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姚吉庆分享品牌探索

于是在解决睡眠这个社会性问题上,慕思从“软”和“硬”两个方面入手,一边抓健康睡眠文化普及,一面推出实用好产品来综合改善国人睡眠质量。同时还深度挖掘运动与睡眠之间的关系,联手世界冠军谷爱凌等共同发起了“冠军探梦计划”公益行动,跟中国下一代基金会联手推动青少年体育公益事业等。此外,慕思还通过321世界睡眠日、全球睡眠文化之旅等一系列IP的推广来深化人们的健康睡眠认知。

在“硬”的方面,慕思依托品牌力、产品力、数字化能力三大支柱进行提升产业发展的硬实力。首先是实现了健康睡眠产品的优化和更迭,慕思T10AI智能床垫是具有行业里程碑意义的智能床垫,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根据人体脊椎的生理曲度,主动调节床垫的软硬度,并且能够进行精准的睡眠监测,堪称“睡眠管家”。

为了解决定制化睡眠产品的大规模生产问题,慕思从2015年开始进行数字化提升,在东莞慕思工业园率先试水软体家具业的工业4.0升级,实现个性化、定制化、柔性化的生产。好产品、强制造形成叠加效应,从供给侧促进国人健康睡眠。

世界睡眠日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年,慕思也深度参与了十年,一方面对国人睡眠状况进行文化思考与探索,另一方面从行业角度进行产品的革新、技术的创新以及生态的优化迭代。随着在健康睡眠领域的持续深耕及数字化建设的不断发力,慕思正以整合创新的实力引领市场风向,坚定不移地向全球健康睡眠资源整合者的目标阔步前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