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银行变中求变,中贵金库助推保管箱租赁行业革新

来源:东方网    2022-03-23 11:15
来源: 东方网
2022-03-23 11: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某行暂停保管箱服务的通告,再次引发用户群体对银行保管箱业务的热议。

银行保管箱业务是一种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保障的服务,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它既能维护用户群体的财物不受损失,又能严格保护其隐私不受侵犯,已成为不少用户储存重要资产的明智之选。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市场需求的逐步增多,作为保管箱租赁行业的主要参与者,银行保管箱业务相关问题也逐步显现,再加上整体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银行数字化转型加速而不断收缩保管箱租赁业务,变革正在发生。

在此背景,中贵金库等专业的保管箱租赁服务机构迎来巨大发展机遇。据了解,在需求多元化、服务方案同质化的今天,中贵金库凭借独有的技术创新力以及高品质服务理念,树立了良好的行业美誉度和用户口碑,并成功帮助众多银行、保险等头部机构完成了各类重要资产的留存以及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迭代。

优质服务持续发力,构筑产业新态势

在银行的保管柜服务说明中,我们不难看见其对保管物品“防火、防水、防潮、防盗、防爆”的服务承诺,此外,个别银行还在库中设置了价格不菲的恒湿恒温机。但就现状而言,大多银行保管箱都面临着设备老化、相关电路板年久失修、电路漏损、软件系统与硬件联动欠缺等各类问题。

如有的银行保管箱反复出现开箱故障,导致用户投诉、不得不向用户赔钱了结。而国内广东、上海等个别银行的保管箱还曾由于排水设计存在漏洞,在雨水过多或安防喷水装置启动后,出现水浸底层保管箱用户字画、邮票等珍贵物品的事件,导致最终双方纠纷不断。

中贵金库在最初开展银行保管箱辅助运营业务的时候,就开始了系统化的规划以及各类风控产品的升级,多维度整合业务,采用统一标准对其进行规范管理。比如,通过自主开发的三防一体独立智能安防系统,中贵金库实现了对保管箱业务、客户以及指静脉安防的全方位管控,完成了保管箱库与配套业务系统的闭环锻造。

  充分释放消费潜能,实现产业升级变革

保管箱服务作为银行中间业务之一,一直以来都面临着“投入高、利润低”的局面。依托现有资源,各银行在保管箱系统升级换代、编制适合众多硬件设备配置的运行系统、建立有效稽核程序等方面,面临较大挑战。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及各类需求机构若想要发展完善该项业务,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人力成本,还需要花费预计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够完成。

当下,用户群体需求不断增加,仅依靠现有方案断然不可。于是,部分银行开始主动求变,携手专业第三方保管箱机构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探索共生融合的新模式。而中贵金库的保管箱租赁产品服务定位,正好与之不谋而合,即以深度赋能、全权交付的模式,将自身所提供的服务完全开放结合到合作伙伴,帮助其完成系统维护和升级,确保用户资产的安全性,保障用户信息私密性,提升用户满意度。

“在与众多银行及各界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中,我们不仅仅是保管箱产品业务的实施与交付,还提供相配套的完整风控解决方案和实际业务运营方案,让保管箱产品本身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中贵金库负责人表示,在这样的模式和理念驱动下,中贵金库不断对外标准化输出各类保管箱服务产品,目前已成功与华夏银行、大连银行、广发银行、南京银行、VISA、中信信用卡、中国航空、东方航空、大童保险、携程等多家银行及机构实现了标杆产品落地应用,成为其指定的保管箱租赁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需求,中贵金库还可提供专属定制箱型,完成各类物资的储存,实现保管箱产品更多的场景应用。故此,中贵金库还顺利与中粮信托、长江证券、盈科律所、中华遗嘱库、山东黄金、海南文交所、南京文交所等多个资产类相关机构开展深度合作。

近两年,国内各类监管政策密集落地,产业对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风控能力、运营能力、系统建设能力以及安防把控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合规要求,促使行业“马太效应”渐显。展望未来,中贵金库将不断通过自身完善、专业、系统化的产品及配套服务,深度赋能各方合作伙伴实现转型发展,并通过品牌示范、关联产业、口碑树立等众多连锁效应,由内向外强力推动整个保管箱产业价值的升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