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投研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浅析天弘基金“固收+”产品业绩突出的原因

来源:东方网    2022-03-23 16:54
来源: 东方网
2022-03-23 16: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去年一年,权益市场整体震荡,在这一大环境下,收益特征更稳定的“固收+”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而“固收+”市场的火热,则对基金经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固收+”产品业绩并非易事,对管理团队的债券投资能力、股票投资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只有这样“固收+”才有可能为持有人带着稳定的回报。

回顾2021年公募“固收+”产品的业绩表现,天弘基金旗下产品表现亮眼。其基金经理杜广管理的多只固收+产品,譬如天弘添利债券(LOF)(C类),去年回报率高达44.87%,其业绩在203只同类型基金(可投转债的普通债券型基金)中居于首位。加上去年的出色业绩,天弘添利债券在近6年的每一个年度都取得了正回报。基金经理杜广自2019年11月接管该基金以来,已累计创造了58.64%的回报率,期间年化回报高达24.18%。

除此之外,杜广管理的另一只“固收+”产品——天弘弘丰增强回报债券(A类),同样亮眼,在2021年期间净值再创新高,以累计39.35%的回报率,在258只二级债券型基金中同样居首位。

其实,以上两只债券都属于风险及收益定位相对较高的高弹性策略“固收+”产品,其收益风险属性略高,更适合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

与此同时,天弘基金旗下还有一批稳健型“固收+”产品,例如由基金经理姜晓丽掌管的天弘永利债券, 2021年回报率为13.89%。在258之同类产品中排名第18。 而据Wind资讯统计,天弘系17只稳健型“固收+”在去年全部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达到10.04%,平均最大回撤仅有-3.18%;从盈利比例看,2021年以来96.7%的持有6个月以上的天弘固收+投资者盈利。

高弹性“固收+”和稳健型“固收+”业绩喜人,在动荡起起伏的权益市场,天弘基金“固收+”团队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得益于合理的团队分工,管理固收+产品,先要研判资产配置方向,确定承担收益增强目的的股票和可转债仓位的配置比例,这一方面主要由基金经理姜晓丽负责,12年宏观研究经验为工作的展开提供了强大助益;在此基础之上,基金经理张寓主要负责配置股票;杜广负责配置可转债。而基础的纯债仓位方面,则由彭玮和整个固收团队共同完成。合理具体的分工之外,天弘固收+团队也会密切沟通讨论,实现不同视角的交叉赋能,共同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其次是科学化的投资。对此,姜晓丽透露,天弘基金团队采用科学化的研究投资体系保证整个投资流程的科学性。资产配置层面,天弘基金团队构建了非常科学、系统的框架来跟踪宏观状态。从股票、可转债到纯债,每位基金经理在自己微观的操作层面有很强的科学体系。而天弘基金公司也有很强大的系统支持其跟踪各种各样的指标,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最后是对回撤控制的严格要求。姜晓丽表示,天弘稳健型固收+产品旨在为投资者获取年度的绝对收益。所以要考虑到每一笔投资的价值,要考虑涨幅多少?回撤多少?始终将风险防控放在重要位置,尽力保障收益。

也正是凭借如此科学的投研体系,天弘基金才能为投资者创造和追求优异、可复制、可持续业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