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为2万多学生“查缺补漏” 张家口市33所高中学校联考考后分析会举行

来源:东方网    2022-03-28 11:24
来源: 东方网
2022-03-28 11: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次张家口市33所高中校联考,通过人工智能,智能阅卷、学情分析、试题难易、选科分布等一目了然。

3月25日上午,张家口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教学分析研讨会顺利召开。本次分析会由张家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智学网承办。来自张家口市33所高中校的校长、副校长及教务主任等50多人通过在线会议的方式,参与了这场考后质量分析会。

人工智能助力“考后质量分析”

此次参加联考的学校包括张家口市一中、张家口一中六年一贯制本部、蔚县第一中学、怀安第一中学等33所学校,共计2万余名考生参与。如何在短时间内,对这2万多名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指导下一步教学,张家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此次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进行了“考后质量分析会”。

结合大数据的分析结果,智学网高级教研员李来明整体介绍了此次联考情况。通过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地理等科学考后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物理学科上,存在着劣势,需要引起重视,同时,也能看出语文题目较难,区分度不是特别明显。他提出在教学中可以对能力素养、想象空间能力、推理能力(涉及情境)等方面的建议,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一是要做好临界生的查缺补漏,二是要加强对基础概念、基础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三是要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告别“经验式”教学 让学习“有据可查”

与以往考完试过后,老师进行手动统计不同,自张家口市引入智学网6年以来,依靠人工智能进行考情分析,具体学科哪些知识点薄弱“需巩固”,哪些学生在哪个知识点上“待加强”,都有数据可查可看。

“之前的考试分析,需要老师花很多精力统计分析考试情况,哪些知识点掌握了,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很多时候还是靠老师的判断。有了完善的数据分析系统,基于33个学校整体情况分析和具体单校学情的分析,一目了然,非常有指导性。”其中一位参会的年级主任感概,人工智能确实大大提高了效率,不但可以扫描阅卷,还能进行数据分析。

立足育人目标 落实新高考要求

新高考带来了新变化,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实践情况等能力的提升,如何应对,是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大讯飞高级产品总监庞晓波针对新高考的趋势进行了专题报告。

会议的最后,张家口市教科所所长王顺田强调,面对新高考,学校要调整思路,高中各年级阶段性考试情况进行总结,对教学工作非常有帮助。学校结合根据大数据学情分析提出的针对性教学意见,可以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计划。不仅要注重考试评价结果,更需要注重夯实学科基础,培养学科素养能力。同时,在新高考、新模式实施过程中,学校要尊重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合理地选择学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