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镇镇加快蔬菜产业融合发展

来源:东方网    2022-03-31 10:53
来源: 东方网
2022-03-31 10: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聊城宽凡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罐罐糖蒜被装进包装箱。“这是我们的主打产品,每年能生产2000吨以上,这些打包好的产品主要供应电商线上销售。”公司总经理刘长宾介绍,公司利用沙镇镇蔬菜产业发达的优势,开发了腌菜、食用菌、熟制水产品3个大类30多个品种产品,产品畅销全国。

聊城宽凡洋食品有限公司的成功,得益于沙镇镇蔬菜产业的发展。沙镇镇政府二级主任科员刘强介绍,沙镇镇的蔬菜种植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30年的发展,全镇已经发展起包括西红柿、茄子、西葫芦、大蒜、大葱、食用菌等在内的七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目前,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超10万亩,七大种植基地辐射全镇绝大多数行政村。

沙镇镇蔬菜种植产业呈现出专业户、专业村、专业化的“三专”特色。在产业基础较好的李堂、袁楼、大张等村,村集体积极引导扶持蔬菜产业发展,通过对土地、资金和人力等资源的优化、整合,充分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蔬菜产业作为沙镇镇的优势特色产业,我们不仅要把它做大,还要把它做强。”刘强表示,沙镇镇着力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蔬菜产业振兴的目标。

目前,沙镇镇拥有国 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家庭农场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以蔬菜育苗产业为例,以往都是一家一户育苗,无论是生产规模、生产效率都处于较低水平。沙镇镇扶持龙头企业——东昌府区高科优质种苗繁育专业合作社,投资3500万元建设了先进的育苗基地。该合作社专注于蔬菜新品种的科研、繁育、推广工作,实行“合作社+社员+农户+公司”的合作模式,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并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现在,该合作社年繁育种苗2000余万株,不仅满足了周边菜农的需要,还远销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带动东昌府区及周边地区新增蔬菜种植面积60余万亩。此外,合作社与沙镇镇政府合作,扶持本地贫困人口,促进贫困人员增收。

沙镇镇持续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全产业链,促进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实现蔬菜产业提档升级,为乡村振兴打好产业基础。该镇将蔬菜产业与下游加工业、服务行业紧密结合,推动传统行业迸发新活力。目前,沙镇镇成功培育东昌府区高科优质种苗繁育专业合作社、东昌府区绿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聊城宽凡洋食品有限公司、山东民康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了蔬菜产业增效。

沙镇镇还全力推动蔬菜产业与电商融合发展,发展“互联网+农业”。农业龙头企业纷纷入驻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社交平台,大蒜、黄瓜、豆角等农产品经过加工后在网上销售,成为“网红”产品。据了解,2020年,沙镇镇农业企业通过电商实现销售收入9200余万元。

作者:林金彦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