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去哪玩?河南洛阳的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或许是最佳答案之一。近些年,随着居民精神消费需求的崛起,无数游客被洛阳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选择到古都洛阳走一走,看一看,华夏文明是如何在这里发祥的,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又留下了哪些印记。
龙门石窟、牡丹花是洛阳的两大名片,也令许多游客向往。2021年上半年,龙门石窟累计接待游客160万人次,单日游客人数最高近9万人次。此外,洛阳还有一张极具时间积淀的名片——春都火腿肠,是火腿肠行业的鼻祖。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趁着这次即将到来的假期,再去走一走、看一看。
石窟艺术与牡丹花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共同被誉为我国四大石窟。作为石窟艺术的集大成者,龙门石窟代表了我国乃至世界雕刻艺术的巅峰,是洛阳特有的城市名片。
徜徉在造像之间,佛像的一颦一蹙都是历史的停留、艺术的结晶;脚下的块砖片瓦都雕刻着时间的记忆、四季的轮回。对心向往之的朋友来说,除了要有“食宿行”方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或者到达之后租一个导游,否则除了一句“古代人真厉害”,就再也没有别的赞美之词了。
牡丹花对洛阳来说,是另一张城市名片。雍容华贵的牡丹,不仅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也寄托着我们对富裕生活的期盼与追求。每年4月初-5月初,在洛阳举办的牡丹文化节,对诸多游客来说,则是一场牡丹花的视觉盛宴。人们幸福的笑脸、牡丹花开的芬芳,营造出的轻松愉快氛围,是对快节奏城市工作与生活的有效调节。
龙门石窟艺术和牡丹花不断向外彰显着洛阳的独特内涵。对于到洛阳旅游的朋友来说,除了感受龙门石窟的厚重、牡丹花的芬芳,还能品尝到正宗的火腿产品,丰富味蕾上的体验。
稳中求变的春都
作为洛阳的又一名片,春都火腿肠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春都的前身是“洛阳肉联厂”,1986年,为了缓解新兴企业对肉联企业的冲击,在全国范围内,扭转肉联企业惨淡经营的局面,国家提出了“大变小、生变熟、粗变细、废变宝”四个转变,基于此,洛阳肉联厂从日本引进火腿灌装机,开始投资火腿生产。1987年8月,我国第一根火腿肠在洛阳诞生,正式命名为“春都”,并迅速在市场走红,以70%的市场份额而独占鳌头。
如今,春都在洛阳伊滨区食品产业园重建生产研发基地,标准化厂房、研发中心大楼成为春都新形象,在先进肉制品自动化生产设备加持下,春都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食品企业,年生产能力23000吨,年销售额超数亿元人民币。
同时,蓬勃发展的春都也在通过深度洞察消费趋势变化,利用自身技术、生产等优势,积极推出适销对路新产品,在保持现有市场格局前提下,稳中求变。如为了满足年轻消费群体对健康化饮食的需求,春都围绕“少而精”的理念来做休闲食品,推出了素食火腿、低脂鸡胸肉等肉制品,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
春都作为洛阳食品界的优秀代表品牌,完成了我国火腿肠市场从0到1搭建的同时,也在凭借食品技术、企业价值观等积淀推动着火腿肠市场从1走向100。五一假期来临之际,除了要看看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和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外,更要听当地的老人讲讲有关春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