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崇拜的诗人是谁?
“青眼有加”这个成语来自谁的故事?
曹操、曹丕、曹植谁的文学造诣更高?
谢灵运、陶渊明和王维有什么关系?
提起中国古代诗歌,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唐诗。唐诗代表着中国古代诗歌的顶峰,然而,在唐诗诞生之前的三百年时间,却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个历史上混乱的黑暗年代,却为盛唐诗歌的全面繁荣埋下了诸多伏笔。
“三曹”和“七子”雄浑慷慨的“建安风骨”,对唐诗的精神内核形成了深远影响;竹林七贤清峻通脱、率真放诞的处世态度,为文学史注入了的“真名士自风流”的魏晋风度;谢灵运、陶渊明对山水田园的描摹,让中国古典诗歌的写景技巧日臻纯熟;“永明体”的出现,让诗歌的声韵更加优美、格律更加工整,“永明体”诗人谢朓圆美流转的诗风,对盛唐李白等诗人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这一切,都为唐诗这一诗歌顶峰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近日,腾讯新闻新国风频道推出《跟着诗歌去旅行》魏晋篇,生动呈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发展历史和诗人精彩故事,带领观众探寻黑暗时代的诗意光芒。
暗无天日与竹林微光,乱世背后的诗歌、美酒与山水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黑暗的时期之一,中国的每一个阶层都身处如履薄冰的不安中。然而就是在这个暗淡无光的时代,诗歌创作却迎来了一些新的光芒。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在曹操雄浑的笔触之下,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显得格外悲凉。曹操的诗风慷慨激昂,开创了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的 “建安风骨”。曹丕的诗歌世界则别有洞天,他的诗风委婉细腻,情致缠绵,他创作的《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较为成熟的文人七言诗。曹植在诗歌史上,堪称是“才华”二字的“代言人”,他汲取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在《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等汉代文人诗的基础上,推动了五言诗的进步。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一个独特的存在。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七人,因为常常相聚在竹林中饮酒、弹琴、长啸,因此被成为“竹林七贤”。在竹林中,他们敞开襟怀,披散青丝,扪虱而谈,用狂放不羁的言行表达对现世的不满。
陶渊明,拔于时代风气之外,傲然独立,为诗坛吹入一股清新的暖风,他寄情山水,写出了许多情感真挚的田园诗。谢灵运出身望族,善于细致入微地描摹山水风景,雕琢与自然兼得,对后世山水诗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用诗歌史做“地图”,开启一场金陵胜地的诗意旅行
自《跟着诗歌去旅行》上线以来,已经以诗歌史为“地图”,带领观众游览了许多或知名或小众的旅行景点,走过了浙江省莫干山、四川西昌邛海、湖北宜昌秭归、安徽奇墅湖、守拙园等地,在青山绿水间还原数千年前的诗歌故事。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这一次,《跟着诗歌去旅行》魏晋篇来到了金陵,带领观众在诗意的讲述中,深度游览南京六朝博物馆、南京石塘竹海、金陵小镇、达摩古洞等景点。
在南京六朝博物馆的竹影与画作间徜徉,似乎能依稀听见嵇康千余年前弹琴的清音,感受乱世清音的笃定与超脱;
漫步在幽静的石塘竹海,似乎能闻见竹林七贤举杯畅饮的酒香,身临其境地体会令人神往的魏晋风度;
在碧瓦覆盖的金陵小镇中信步,曹操与曹丕、曹植的铿锵激昂的谈话声仿佛在耳畔回响,感受到乱世英雄的气度……
古风氛围拉满,匠心还原打造新国风审美盛宴
《跟着诗歌去旅行》已经带领观众领略了《诗经》爱情故事、《楚辞》魔幻世界、《汉乐府》采诗官故事,这一次的魏晋篇中,更是呈现了古风氛围浓郁的魏晋诗酒风度,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具一格的视觉审美盛宴。
竹林、素琴、酒杯、围棋……颜色清新、质感飘逸的魏晋形制汉服,让人仿佛走进了竹林七贤用以避世的那片精神净土,身临其境地感受魏晋风度。
在腾讯新闻新国风团队眼里,国风文化并不只是存在于书本上的遥远存在,而是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跟着诗歌去旅行》系列短视频致力于为观众还原诗词中的优美场景,在故事中融入硬核文学知识,在现代生活中找寻诗歌的存在,在名山大川的游历中,唤醒人们心中一直留存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