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醒派,是如何晋升成为疫情囤货“新宠”的!

来源:东方网    2022-04-21 10:14
来源: 东方网
2022-04-21 10: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自2022年以来,疫情的波动让“囤货”成为一种更高频的生活习惯。在“买菜艰”“抢菜难”得大环境下,大众囤货购物车开始“曲线救国”,更多消费者优先选择更方便更易储存的“方便速食食品”。疫情期间囤货事物调查中,除米面等基础主食外,速食、速冻食品几乎霸榜TOP3。作为2月刚上市的速食新晋网红品牌—叮叮醒派,成为此轮疫情大众囤货新宠,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实现销量、口碑实现双暴涨。

疫情囤货必备好物,是宅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

而“叮叮醒派式奇迹”背后,有疫情的偶然性,也有舒汇食品公司(叮叮醒派母公司)对“宅经济”饮食时代深度洞察。当宅家饮食诉求从吃饱到吃好,叮叮醒派快速抓紧这一转变,聚焦“精致食场景”,快速搞定一顿高颜营养轻享餐,定位中高端市场。因此,刚一上市就快速抢占了宅男宅女的饮食心智。而次轮疫情之所以成为近期叮叮醒派销量奇迹的偶然性,是因为与2020年疫情宅家相比,2020疫情初次暴发人们对于宅家饮食诉求果腹即可。而当下大众开始习惯疫情为生活所带来的困扰,对疫情宅家准备时间更充分,开始享受这种封闭式苦中取乐的生活,因此对饮食需求和速食食品要求更高,而叮叮醒派完美契合当下宅家场景下的饮食诉求。

大资本站台的速食行业,舒汇坚持品牌初心

当然在近两年速食行业从百亿跃涨至2500亿的大资本时代,见惯了速食品牌昙花一现的奇迹,不少行业专家也在研究叮叮醒派当下品牌价值和未来的品牌生命周期。与其他网红速食品牌相比,大多数速食品牌是资本堆砌出来的,它的诞生之初的使命就是赚行业红利的块钱。叮叮醒派则不同,他是舒汇食品公司(叮叮醒派母公司)基于数年来从红糖馒头到牛小白对速食行业的沉淀,以消费者饮食诉求为核心,对行业进行全新的变革和升级,因此它的品牌生命周期将有无限可能。

  锁鲜黑科技,变革速食行业“鲜时代”

微波速食通常都是打开包装,无需过多准备,放进微波加热即可食用。所以在抗疫特殊时期,微波速食凭借着烹煮方便快捷、易于携带存储、口味丰富多样等优势,一举成为家中必备,但产品的口感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关注。

与普通微波速食相比,叮叮醒派为了复原新鲜现烤的口感,采用了舒汇独有的面点工艺和西式烘焙技术,多次醒发、延时烘焙,烘焙完成之后,会采用-30℃低温速冻锁鲜技术,保障醒派内部水分及营养物质不会流失,方便消费者在二次加工时,花费更少的时间,尝到媲美现烤的口感,解决了普通微波速食因复水难度大,所导致加热时间过长,口感欠佳等问题。

一人食场景的扩容,叮叮醒派市场将持续扩大

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单身人口在2019年已经达到2.6亿,而比起单身,还有一个基数更大、画像更为复杂的群体——独居。我国独居人口高达9200万,超过四分之一的家庭为1户人口,该比例预计在2030年增长到30%。

庞大的独居人群,让“一人食”成为热门赛道。比起独自出门用餐,一个人在家点外卖或是吃速食成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艾媒数据中心调查数据显示,68.1%单身人士认为独自吃饭为日常情况,其中32.9%人群则表示除了工作时间之外一人食也是家常便饭。一人食的情况下,选择点外卖的单身群体占比最高,占45.7%,其次是吃方便速食品,占比42.7%。疫情的反复也加速了速食成为正餐。独自在家吃速食,除了高效、味美之外,更加注重仪式感,愿意花点时间好好吃一餐。

叮叮醒派则是顺应“一人食”消费趋势,带给消费者一个人在家也能好好吃饭的幸福感。微波70S简单的操作,让厨房小白、“懒宅一族”都能轻易上手。不仅如此,叮叮醒派更是主打“健康”概念,走产品高端化路线,在食材的选择上,都十分有讲究、新鲜蔬菜、大品牌供应商等,力求打破“速食不健康”的观念,满足消费者简单操作又能吃的健康的需求。再加上叮叮醒派的百搭属性,无论是搭上煎蛋、豆浆当早餐,抑或是水果咖啡当个下午茶均可,多食用场景化,使叮叮醒派与其他速食产品彻底区别开来。

与其说叮叮醒派是新一代速食品类,不如说叮叮醒派再给新一代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饮食解决方案,通过媲美现烤口感的速食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给品牌赢来了声量和销量,积累了实质性的品牌资产。疫情之下,速食品行业不断扩大,相信叮叮醒派未来必将大有可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