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在伟大复兴征程中绘就壮美画卷

来源:东方网    2022-04-21 16:05
来源: 东方网
2022-04-21 16: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铁路发展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也是一部铁路人筚路蓝缕、战天斗地的奋斗史。一代代铁路人始终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赓续红色血脉,致力交通强国。中国铁路经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动车的不同时代,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跟跑到并跑直至领跑,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

汲取红色基因滋养,在波澜壮阔中勇毅前行、勇担重任。从铁路之父詹天佑以“敢为人先”的精神修建京张铁路开始,我国铁路红色基因生生不息,红色故事久久传扬。“二七”大罢工震惊世界,推动了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登高英雄杨连弟奋不顾身建铁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铁路人奋斗不息;成昆铁路在高山峻岭中修建成功,“一公里一忠魂”,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体现出铁路建设者的坚守与执着;新时代“高铁精神”体现了铁路人忠诚祖国、拼搏奉献的本色;川藏铁路的建设通车加强了民族团结、巩固了边疆稳定,“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的发展壮大推动了“一带一路”的行稳致远,惠及了国内外铁路周边更多的人民。一个个红色故事折射了一代代铁路人艰苦奋斗、不怕困难、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等等崇高精神,形成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精神谱系。

牢记人民至上信念,在普惠于民中不断完善、不断提升。中国铁路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不仅要提升出行速度,更要留住民生的温度,为此铁路部门在加快路网建设的同时,注重民生工程。做好列车检修、基础设施维护,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全面做好粮食、能源的输送保障;为生鲜易腐的农产品运输开启“绿色通道”,稳住“菜篮子”;把发展的“天平”向农村、红色老区、边疆地区等区域倾斜,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支撑,既要让高速列车快起来,也要让公益性“慢火车”跑起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采取线上售票、刷脸支付进站等便利措施,方便大多数群众,同时保留线下售票、现金支付和人工办理传统方式兼顾少数老年人、残疾人;认真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让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放心出行、温馨出行。

树立发展创新理念,在与时俱进中追求卓越、做大做强。优化“线路图”,织密“铁路网”是新时代下实现交通强国的有力举措。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从林海雪原到热带丛林,从大漠戈壁到东海之滨,铁路密布,高铁飞驰,通达四面八方,一张世界上最先进的铁路网和高铁网为14亿人民创造着美好生活的新高地。

迄今拥有高铁运营线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总运营里程1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铁路交通高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粮食运输、助力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各个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年交通运输部将着力推进建设交通强国各项工作,将重点工程建设作为扩大交通投资的“总抓手”向纵向深开展,让四通八达、阡陌交错的“网络版图”持续向好优化,围绕“6轴7廊 8通道”立体交通网的发展方向将铁路串点成线、连线成网,绘就铁路发展新时代“画卷”。

百年历史铸辉煌,复兴征程当先行。面向未来,中国铁路永葆红色血脉,胸怀交通强国使命,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沿着美好蓝图奋勇前行,加快建没更加完善、更加安全、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铁路交通网,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又一份满意的答卷。

(供稿:陶富勤)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