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当前重点敏感问题 研究应对措施和政策储备——证监会传达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

会议强调,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引导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潜力,进一步提升市场韧性,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近期政策面“暖风”频吹,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分析当前重点敏感问题 研究应对措施和政策储备——证监会传达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2-04-23 07:54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2-04-23 07: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22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当日上午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关于贯彻近日党中央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工作重要会议精神的部署,分析了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敏感问题,研究了应对措施和政策储备,对近期国务院金融委有关安排进行再落实、再推动。

会议强调,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引导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潜力,进一步提升市场韧性,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近期政策面“暖风”频吹,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提振各方信心 维护市场稳定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季度,国内疫情多地散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一定考验。在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发展面临新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背景下,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回落,市场调整较为明显。会议分析了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敏感问题,研究了应对措施和政策储备。这与近期一系列稳定资本市场的举措一脉相承,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提振各方信心,维护市场稳定。

在吸引长期资金入市方面,业内人士预计相关举措可能会推出。证监会4月21日召开的全国社保基金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提出,充分发挥长期资金可以克服市场短期波动的优势,用好用足权益投资额度,进一步扩大权益投资比例,提升长期收益水平。

对资金外流风险的担忧也是搅动市场情绪的因素之一。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4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跨境证券投资阶段性调整属于市场的自然反应。随着市场对一些短期因素的消化和预期的释放,境外机构对中国证券投资将会回归稳态,长期价值投资仍然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政策积极信号可能将提振市场,A股市场在经过估值回调后,目前吸引力较强。

及时回应市场关切 引导市场预期

在引导市场预期方面,有关部门也及时回应市场关切。比如,关于中概股,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4月2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期间表示,中国证监会牵头的中国谈判团队和美国证监会方面的谈判进展顺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达成一个合作协议。

“政策不断加码之下,政策底不断夯实。”在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看来,有关部门对中概股、化解房企风险等敏感问题的有力回应,明确了当前的政策方向,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防止出台不利于市场预期的政策、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等举措,对于稳市场将起到重要作用。后续相关管理部门将加强沟通协调,在稳定资本市场运行上形成政策合力。

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市场人士分析,从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判断,资本市场具有平稳健康运行的基础。

东方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副总经理刘长俊表示,近期,有较多突发因素对宏观经济施加压力,导致市场出现超跌,股价偏离公司的本身价值。国内上市公司仍有较大成长空间,同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连续发力。因此,随着外部风险因素消除,A股市场将迎来更好的投资机会。

“市场经过调整后,对未来不悲观。”中欧基金权益投决会主席周蔚文表示,首先,相当一部分赛道标的调整已基本完成,泡沫已很小。其次,过去两三年不少板块的优秀公司股价上涨很少,行业景气见底后将迎来好转,逐步出现投资机会。此外,虽然全球面临流动性收紧的局面,但我国央行政策更具前瞻性。

(昝秀丽)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