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如何维护版权?知识产权法专家姚欢庆在抖音“新知十讲”答疑解惑

来源:东方网    2022-04-26 14:38
来源: 东方网
2022-04-26 14: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用的明明是免费字体,为何收到了律师函?”“剪辑软件开发者放水养鱼是什么商业逻辑?”“我现在是个小网红,我的用户名被抢注了商标怎么办?”

在抖音、西瓜视频发起的中视频知识分享计划“新知十讲”中,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姚欢庆聚焦创作者规避侵权风险和保护自身版权等话题,为内容创作者带来了一堂严肃活泼的知识产权课。

公开资料显示,姚欢庆是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兼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据悉,这是姚欢庆首次入驻视频类平台分享法律知识,目前,其作品在抖音、西瓜视频播放量累计超过千万。

据媒体报道,10年来国内字体侵权相关案件数量翻了100倍。姚欢庆指出,创作者常忽视使用免费字体的侵权风险。他提醒创作者,“要看清字体使用条款是否包含可商用”。此外,姚欢庆还指出创作者使用未授权的剪辑软件、音乐、配图片,都存在侵权的可能。

除了提醒创作者规避侵权,姚欢庆还教他们如何维权。在《原创视频被抄袭怎么办》节目中,他表示创作者维权有一个难点:怎么证明自己是视频的权益人。对此,姚欢庆提供了三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方式是去专门版权登记机构登记;第二种方式是在自己作品上添加水印;第三种方式是电子邮箱存证,即创作期间将过程稿和完成稿发送到自己的邮箱。

姚欢庆对知识产权法的讲解深入浅出,充满干货。网友们纷纷表示,“还好看到了这个视频,不然以后犯法了都不知道”,“一定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新知十讲”计划相关负责人表示,原创作品耗费了创作者大量时间和心血,希望法学名家的科普,可以为创作者提供科学、可靠的版权知识。

据悉,“新知十讲”是抖音、西瓜视频发起的中视频知识分享计划,邀请人文社科、商业财经、科技健康等领域专家学者,以十讲篇幅,讲解一个知识议题。目前,已有文化学者马未都、科幻作家郝景芳、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研究员张宏杰、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马皑等近百位学者名家入驻。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