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二届“长缨杯”设计大赛创新成果在“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展出

来源:东方网    2022-05-05 14:53
来源: 东方网
2022-05-05 14: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于2022年4月在深圳会展中心展开,本次大会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中国国防邮电工会携所属12家会员单位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姿态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现了大国重器之风采、民族脊梁之精神。

在国防邮电主题展区内,各会员单位的创新成果让人赞不绝口,涉及国防科技、高端装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类别,真正呈现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百花齐放的姿态,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以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中国国防邮电职工技术协会建立的职工创新成果孵化转化服务中心,真正搭建起了市场化平台,为展示创新成果夯实坚实基础。

此次展区所展现的创新成果均为2021第二届军民两用产品“长缨杯”设计大赛和2021年国防邮电产业首届工艺技术创新大赛两项大赛获奖作品。两项大赛着眼国家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国防科技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特别是“卡脖子”领域的展开角逐,涌现出了一大批高质量且具有难、新、好三个方面的特点的创新成果。

(国际领先的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是毛泽东主 席在长征队伍翻越六盘山,突破重要里程碑时刻做下的诗句。这句诗激励着万千中国工人为祖国的发展不懈奋斗,也成为如今“长缨杯”设计大赛的主要意义来源。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中国航天展台)

2021第二届军民两用产品“长缨杯”设计大赛由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全国委员会、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河北省总工会、中国国防邮电职工技术协会主办,河北省国防工业工会、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时代工匠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具体承办,并由国防科技工业、邮政、电信、电子信息集团 (直属)工会、国防邮电产业省级地方产业工会、中国兵器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河北省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协办,站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赋能创新成果转化。在充分保证合理性与专业性兼并的同时,大赛组委会也专门研发了大赛报名系统、参赛登记系统、大赛评审系统、三级盲审系统,并荣幸的邀请到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发明二等奖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等国内知名专家22人组成大赛评审委员会,充分保障大赛的权威性。

此次大赛设置“概念组”和“产品组”两个组别分别进行征集和评审,共收到203家企事业单位推荐的优秀作品363项,评审出的54项优秀成果中(含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90%以上是针对企业生产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经专家评定有24项居于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8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知识产权总量225项,职工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

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如今,中国正式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发展阶段。此时,国防邮电人绝不能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以勇立潮头、奋勇搏击之势抓住机遇、把握未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国防邮电人,长缨在手,终缚苍龙!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