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大屏下沉市场、广告流量迎增长,或为长视频打开新增量空间

来源:东方网    2022-05-06 10:57
来源: 东方网
2022-05-06 10: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2年4月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了《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其中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互联网电视(OTT)用户数已达10.83亿户。随着智能电视的火爆,OTT大屏正迎来全新的发展加速期。

2022年一季度,国内OTT市场依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奥维互娱数据系统显示,截止到2022年2月,我国OTT日活规模已经超过11.6亿台,继续呈上升发展态势。在点播媒体排行榜中,第一季度银河奇异果持续领跑行业第一,平均月度日活规模超4000万,其中2月日活规模最高达4397万。 CIBN酷喵影视、云视听极光紧随其后。长视频之外,B站、西瓜视频、快手等中短视频平台也开始加码大屏布局。

大屏用户的稳步增长与一季度的热门内容陆续上线关系紧密。剧集榜单中,引发热议的《人世间》《猎罪图鉴》《心居》《风起洛阳》《王牌部队》 等爱奇艺全民爆款剧纷纷上榜,形成多端“通吃效应”,也推高了日活数据。综艺方面,爱奇艺自制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榜上有名。

电影方面,受春节档电影消费热情推动,在2月智能电视端电影热度排行榜中,《误杀2》《李茂扮太子》《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暴走财神3》等爱奇艺春节档院线新片、网络首 发电影跻身前五。值得关注的是,排名前十影片中,《误杀2》《雄狮少年》等多部影片均采用单片点播付费模式播出。此前,爱奇艺曾披露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用户在爱奇艺上观看电影时长近2亿小时,其中互联网电视端用户观看时长占比近50%。可见,当大屏成为网络视频用户电影消费首选,单片点播付费模式也在孕育着巨大商业空间。

在内容消费偏好上,除了头部上新内容在OTT端表现可观,一些经典片库内容,以及合家欢、军旅类作品同样保持较高热度。例如,院线电影《长津湖》连续位居奥维1-3月智能电视端电影热度前列,不断释放出长尾价值。同时,《天下人家》《百战天狼》等经典老剧也取得了不俗表现。

据《2021 OTT商业化白皮书》显示,在大屏端,长视频内容使用时长在逐渐提升。在用户长视频媒介使用偏好调研中,使用智能电视观看电视剧、综艺节目的用户分别占比87.9%、82.4%。行业相关机构预测,2023年中国OTT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3%,成为下一个千亿规模大市场。

前不久,酷云互动发布《2021智能大屏生态发展白皮书》报告显示,2021年,智能大屏的家庭渗透率已经近84%,具体到用户分布上,下沉市场用户活跃度逐年增加,且超过移动互联网用户。在下沉用户中较为明显的变化是,三线以下城市用户占比首次超过二线城市,升至用户占比的首位。借助智能电视在中低线城市的持续扩张,长视频在下沉市场将获得大幅增长。

与此同时大屏用户的稳定增长,带动大屏场景的商业化潜力开发,以OTT为渠道的大屏广告再次重回消费者视野。秒针系统营销报告也提到,2021年OTT大屏广告流量成为三大屏(电视、PC、手机)中唯 一增长的曲线,77%的受访广告主预计今年品牌投放OTT的预算花费将提升。相比其他媒介,OTT在“共同观看”、“内容驱动”与“伴随行为”上存在独特价值。

相关人士认为,新一轮屏幕争夺战中,回归大屏、加码大屏将是接下来的必然趋势。目前,从优爱腾三家的表现来看,爱奇艺已率先站稳市场领先地位,大屏将在中长期成为爱奇艺重要的货币化驱动力,为平台打开新的增量空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