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拖X云之家:60年东方红的数治之路

来源:东方网    2022-05-12 09:43
来源: 东方网
2022-05-12 09: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孙战胜先生做客云之家C·Talk大企业协同系列直播,为大家分享以《60年东方红-民族品牌如何引领先进制造》为主题,关于中国一拖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分享。

企业简介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拥有的“东方红”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

经过五十余年奋斗,一拖集团已发展成为以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动力机械、车辆和零部件制造为主要业务的大型综合性机械制造企业集团,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机械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拖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哪些挑战?

中国一拖陆续开发核心业务系统76个,建设初期缺少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不同系统的开发语言各不相同、版本陈旧;系统间无法信息同步和统一,数据孤岛现象严重等问题:

01 缺少顶层设计

以功能需求出发建设单一系统,缺乏规划。

02 数据孤岛

系统间缺乏互联,数据不共享。

03 决策障碍

缺少多维度、多功能的分析功能来辅助经营决策。

04 业务短板

现有信息化存在短板,部分系统需要优化,部分系统需要淘汰。

05 缺乏协作

系统之间缺乏协作,可扩展性较差

06 缺乏灵活性

需要增强开发能力,来适应组织系统的适应性架构的不断变化。

07 报表可配置

需要报表的模式可根据业务、组织的变化进行配置。

08 缺少集客能力

缺少开拓新的线上销售模式来拓展一拖的农事业务。

中国一拖的数字化转型思路

数字化转型“3556”方法路径体系

为适应集团的发展需要和满足业务需求,解决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国一拖依据“3556”方法路径体系作为解决思路,于2019年初启动数字化转型整体方案。

“东方红云”诞生

在确立整体解决思路后,中国一拖立足集团实际经营情况和现实困境,提出1+2+3+15+N建设模式,打造一套两化融合的标准体系,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从而实现整个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

通过云之家的深度定制与合作,中国一拖顺利搭建集团智能办公平台——东方红云,实现门户管理、业务流程管理、知识管理、资源管理、移动办公、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审批)等多个系统的统一;进而推动各类办公及流程业务相互衔接,打破信息孤岛,达到管理合理、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目标。

东方红云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统一门户建设

中国一拖通过东方红云实现PC端、移动端、网页端三端信息同步,自动适配,做到了办公的高效协同。完成统一门户建设后,中国一拖将集团、各自单位的内部网络全部取消,60余项业务系统集成在一个平台上,打破过去混乱、割裂的乱象。

统一待办

东方红云能够可视化创建个性化的业务审批流程,让每一个审批流程都能轻松配置,并在云之家实现流程统一处理。

上线至今,完成线上线下共计900余项流程部署,仅3月份便有8万余条流程完成线上审批,节约了大量在各个系统登录切换审批流程的时间。

最近受疫情和地缘冲突影响,为确保集团在白俄罗斯的业务顺利开展,中国一拖基于云之家简单、已配置的流程管理系统,轻松搭建跨国线上审批流程,高效推进业务进程,保障国际业务成功落地。

  统一应用中心

基于云之家平台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中国一拖通过云之家自建了一些应用,比如采购管控、合同管理等。

另外,平台还集成了新闻中心、知识中心、公文管理、车管家系统等其它系统,将平台打造成公司统一的应用平台。

在东方红云搭建完成后,集团便解散所有其他即时聊天工具的群组,将业务进行全面转移。

利用云之家平台的时间助手、流程助手和智慧督办等组件,东方红云打破沟通障碍。

不论是领导行程安排、公司各类督办任务,亦或是公司项目的跟进和内部员工的沟通,都能在东方红云上轻松实现。

经过多年的应用与实践,中国一拖对于整个数字化转型已经有非常完整且具体的一个规划思路和一个实现路径,并且也在一步一步稳稳的再去做一个落地和实践。

其中基于云之家实现的统一门户,统一沟通平台,统一流程中心,统一集成后台应用中心,也助力中国一拖成功打造一个专属的东方红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