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银价格回落 机构看好“深蹲”后机会

作为全球重要的黄金消费市场,我国居民对黄金有着独有的情愫。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260.26吨,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近一成,降幅为9.69%。

国际金银价格回落 机构看好“深蹲”后机会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2-05-19 06: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边是海外地缘局势风险犹存,一边是国际金价大幅回落。一般来说,全球货币宽松带来的高通胀预期会催化避险资产黄金、白银涨势,但当前金银市场似乎并不“买账”。近期国际金银价格大跌,现货黄金一度跌破1800美元/盎司,并跟随白银双双跌去今年以来涨幅。

黄金价格下跌

作为全球重要的黄金消费市场,我国居民对黄金有着独有的情愫。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260.26吨,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近一成,降幅为9.69%。

今年3月初,关注国际局势的北京市民李女士表示,判断黄金价格要上涨,本来想买一些金条分散一下持有现金的风险,但看价格有些高,犹豫之下没有出手。“没想到涨了几天,黄金价格就开始回调了。”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菜百黄金官网查阅数据发现,今年3月初,黄金(足金)价格一度冲高至525元/克上方,但随后很快回落,截至目前报510元/克。

文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5月18日收盘,沪金期货主力合约报393.32元/克,较一季度高点420.74元/克跌幅约6.5%。

机构投资者似乎也感到“不妙”。从资金动态情况看,CFTC(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黄金净多头持仓3月初以来显著下行,目前已接近2021年低点附近,并且最近黄金ETF的日度持仓量持续下跌,市场资金面的抛售压力较大。

“CFTC非商业机构的黄金净多头持仓数据自4月中下旬开始呈现下降态势。自3月起,该数据始终未能有效突破近期高点,表明未有更多机构多头加入。”光大期货有色金属总监展大鹏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最近全球风险资产普遍出现下跌走势,美股、加密货币也出现暴跌行情,一部分资金不得不对黄金持仓进行平仓,以补足其他市场流动性。”一位有黄金投资经历的私募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展大鹏说:“观察最近的黄金市场走势,可以参考2020年3月美股崩盘时对黄金市场的影响。”

缘何高位回落

回顾今年一季度,美国通胀预期不断增强,美国股债“双杀”,叠加地缘冲突加剧避险情绪,资金流入黄金市场,金价上涨。

但4月份开始,地缘冲突暂时不再成为市场主流交易逻辑。4月中旬起,当金融市场开始研判美联储5月加息影响时,黄金价格也随之下行。

“随着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持续强化,美元指数强势上涨,黄金受到强美元和高利率的双重压制而下跌。上周加密货币集体暴跌使流动性收紧,导致黄金价格回吐涨幅。”东证期货贵金属资深分析师徐颖表示。

危机事件下避险情绪对黄金价格支撑的力度和持续性似乎有限。

“避险对于黄金价格往往只能起到脉冲式作用,很难形成长期趋势性支撑。通常在突发事件爆发初期以及市场情绪酝酿期,避险作用会驱动金价上行。”中信建投期货贵金属高级分析师王彦青说。

看好黄金后市机会

最近一年半时间黄金与美元走势显示,美元对黄金发挥了“指挥棒”作用。

例如,自2021年美国经济从疫情中逐渐走出来,市场对美联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不断加深。美联储自2022年3月开启加息周期,在紧缩操作下,美元指数2021年上涨6%,2022年以来上涨7.8%,是压制黄金价格的主要因素。

近期来看,美元指数一度突破105,达到几十年以来高位,这对以美元计价的大类资产估值形成显著负面作用,黄金也不例外。

不过,王彦青认为,黄金与美元的负相关性从长周期来看并不高。

“有时在避险行情的推动下,黄金与美元升值会同步运行。黄金定价的锚是实际收益率,通过历史数据发现,国际金价与实际利率的负相关性接近95%。”他分析。

大幅回落之后,黄金投资是否还有布局机会?

徐颖认为,经历了近期回调之后,黄金对于美联储今年加息预期已经有充分定价,受自身消费动能减弱及紧缩货币政策压制经济等因素影响,下半年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将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下,强美元和高利率将面临高位回落风险,对黄金的利空影响减弱。此外,地缘局势风险也将持续存在,避险情绪仍然存在。二季度是较好的布局黄金投资时期,目前纸黄金的交易已被限制,配置黄金ETF或黄金期货均可,而作为保值资产和硬通货,投资金条适合长期持有。

王彦青表示,目前海外面临高通胀风险,并且这种风险很难通过加息来抑制,过快的加息有可能冲击金融市场。从目前全球的景气周期看,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一定的下行风险,后期滞涨有可能加剧,并存在一定的衰退风险,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也存在配置价值。从趋势上看,各类投资标的的价值都与金价挂钩,但是区别在于投资门槛以及持仓规模,所以投资标的选择取决于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张利静 马爽)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