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发布《2022年反诈报告》,日均发出150多万次风险提醒

来源:东方网    2022-05-23 11:59
来源: 东方网
2022-05-23 11: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诈骗行为在短视频时代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对短视频平台的反诈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近日,抖音发布《2022年抖音反诈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表明,为应对形式多元、花样百出的网络诈骗行为,抖音安全部门持续升级反诈能力,已建立起事前拦截、事中阻断、事后治理的多场景能力。

《报告》显示,在事中拦截方面,抖音平台以站内信、浮条、弹窗、视频通知、自动语音外呼、人工外呼等多种方式,日均发出风险提醒超150万次。其中,平台每天拨出人工电话时间达585分钟,日均回扫并处罚风险账户超过1000个。

目前,平台每天运行反诈模型100多个,执行风控策略9000多条,拦截风险账号登录3亿多次,阻断了超过93%的欺诈行为,保护70万潜在受害人防诈。

同时,抖音还积极通过产品功能创新、反诈宣传、线下打击等方式加强反诈治理。抖音推出的智能化功能抖音小安,可为用户提供警告、核实、干预等反诈服务,每日可识别超过160万潜在风险帐号。2021年,平台累计注册反诈宣传相关帐号超过 4500个,反诈宣传视频播放超过 136 亿次,直播总时长超 5300 小时,相当于不眠不休的 220 个日夜。

在线下,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抖音协助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共计打击诈骗相关犯罪团伙140个,协助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576名,破获系列案件800余起,覆盖多省。

《报告》显示,诈骗行为在短视频平台目前处于前期阶段,隐匿性较强,90%抖音受骗用户被吸引至微信等第三方平台后,上当受骗。正式得益于抖音的积极治理,平台目前日均拦截了93%的诈骗行为,2022年4月用户举报量同比下降78.96%。但随着诈骗行为日趋“多元化”,不法分子主要通过刷单、理财、仿冒、购物、招工、情感等形式实施诈骗,反诈工作仍然艰巨。

此外,《报告》还披露了网络诈骗受害人群的特征。受骗者中,男女占比分别为61.62%和38.38%,年龄则是“24至30岁”与“31至40岁”两个阶段最为集中,占比31%和36%。在职业上,“学生”与“待业人士”最易受骗,占比11.45%与4.16%。“快递员”与“医护人员“最为警觉,仅占1%和0.76%。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