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发布小镇青年调研:回到老家的他们,接近2成做起了自由职业

来源:东方网    2022-05-24 10:43
来源: 东方网
2022-05-24 10: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几年前,当“逃离北上广”的口号在互联网上爆火,一线大城市的无尽压力落在无数年轻个体身上,就像一座山,“逃离”一词更透露着些许的回避和无奈。而如今,随着“内卷”成为大城市的普遍社会感知,当代年轻人奋斗与追逐的方向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不少在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的Z世代奋斗者开始回望家乡,特别是来自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农村的“小镇做题家”们,除了拼命做题、出人头地外,也逐渐发掘到来自家门口的“小而美”。

近日,以Soul App大量Z世代用户为调研对象Just So Soul研究院发起了一项“小镇青年择业观”的站内小调查,最终有超过1000位成长于普通地级市、县城及农村的年轻人进行了有效填写,他们或在大城市打拼,或留守家乡,但每一种选择的背后,都是小镇青年对大时代的真实回应。

关键词:异乡人

——在北上广深打拼的异乡青年,超8成想过回家

“去北上广深闯一闯,还是回老家?”这似乎成了横贯在小镇青年心中的一道成长母题。

何为小镇青年?在众多媒体报道中,他们大多指来自三四线城市、县城和农村,出生于20世纪80、90年代,有一定教育背景,且有一份得体工作的青年群体。

随着2020年“小镇做题家”受热议以来,那些拼命通过做题、考试改变命运的小镇青年逐渐被社会看见,他们曾经坚信只有离开小镇到大城市去,才有出息、有未来。

从收入对比数据上确实可以看到,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和其他地方相比,薪资水平整体要高出一截。数据显示,73%的北上广深打工者的月收入超过了8000元,其中13%的人月薪甚至超过40000元;而在普通地级市工作的年轻人中,只有30%月薪超8000元;再到更小的县城里,月薪超过8000元的人只有24%,但有趣的是,还有2%的县城打工者的月薪超过了40000元。

如今,当大城市里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单身焦虑、育儿成本、房价等现实摆在这一代年轻人面前时,他们又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是否要继续在压力和内卷的跌宕中艰难前行。

这其中,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回望家乡。

数据显示,在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打拼的异乡青年中,仅有17%的人从未考虑过回家乡工作,这意味着,他们之中,超过8成都隐隐约约想过回家的问题,而其中,超过半数的人更是有仔细地考虑过回家。

不回家的理由有很多:大城市的工作未来发展前景更大(61%);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娱乐生活环境更好(52%);老家的薪酬水平和大城市比落差太大(52%)……

然而,异乡人一旦决定回家,理由则更加坚定,“想离父母,亲朋近一点”(58%),“大城市生活成本和房价过高”(49%),“大城市竞争太激烈,内卷严重”(41%)成为他们不愿留在北上广深最主要的三大原因。

关键词:新机会

——超8成小镇青年不认同“回家即躺”

事实上,互联网不仅拉近了人的距离,也拉平了某些信息差,大城市的“卷”已经不用亲自体验就有所耳闻。数据显示,留在家乡工作的小镇青年们,有59%的人都不愿前往大城市工作。

当前,北上广深的绝对吸引力已经被新一线城市所分散,而对于非新一线的省会城市、普通地级市,甚至是一部分的县城,都已经成长为国内经济不可或缺的增长点,小城市工作机会贫瘠的刻板印象或正在改变。

从调查数据也可看到,小镇青年的职业选择更加平均,虽然没有特别热门的行业,但各行各业都可以发光发热。值得注意的是,有18%的小镇青年是自由职业者,占比最高,而17%的人是普通的企业员工,13%的人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学校工作。

虽然目前仅有20%的小镇青年拥有副业,占比并不算高,但他们一旦有了副业,生活的确是丰富多彩。调查显示,他们会在果园、茶庄等场所进行务农兼职,或者通过绘画、工艺制品来增加收入。

那么,还会有人问,逃离北上广深就意味着躺吗?对这一问题,绝大多数的小镇青年们可谓嗤之以鼻。数据显示,85%的小镇青年并不认同“躺”的说法,他们认为回到家乡工作只是另一种奋斗的开始。

关键词:新市场

——45%的小镇青年想开咖啡馆、餐厅、奶茶店

何以奋斗?可有创业。

对于那些曾在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打拼过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容易接触过到最前沿的市场和理念,当他们回到家乡时,也希望乘小城市发展之风,打造属于他们宜居又宜业的一片天地。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不少小镇青年对自己所在的地区创业环境给出了相对积极的预估。数据显示,54%的小镇青年认为在家乡创业有难度但不乏有机会,而有18%的青年对在家乡创业前景是看好的。

“很多市场尚未开拓”(56%),“政府扶持政策多、力度大”(52%),“创业成本比大城市低”(49%)是小镇青年认为在家乡创业的三大优势。与此同时,理应看到的是,他们对小城市的“市场规模”(57%)、“消费习惯”(56%)和“消费水平”(48%)有所顾虑,是他们在家乡创业中最可能面临的三大挑战。

而在选择创业方向上,电商、物流、供应链下游相关行业是46%的小镇青年的首选,而有接近45%的人还会选择开咖啡馆、餐厅、奶茶店等饮食行业。

这其中,咖啡市场近年来的不断下沉也或多或少影响了小城市年轻人的消费行为。不过,作为在大城市的白领几乎每天都会消费的饮品,咖啡在小城市的普及上还有很大的空间。数据显示,49%的小镇青年的家乡已经有了咖啡馆,但他们对咖啡的需求还不算热忱,只有不到4%的人会经常去咖啡馆消费。

关键词:选择权

——北上广深的逃离or留守,小镇青年从不后悔

小城市的生活不再如印象中那般单调乏味,也逐渐有了咖啡的余香缭绕。

除了生活节奏相对更舒缓,小镇的生活娱乐方式也渐渐变得多元。数据显示,尽管有接近7成的小镇青年最爱宅家上网冲浪,但和朋友出门聚餐、看电影(53%),短途旅行、周边旅游(34%),去健身房或户外运动(18%)也已经是他们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大城市的年轻人乐于通过露营来回归自然,交友娱乐,而在更接近自然的小城镇里,露营也成为9%的当地年轻人会去选择的休闲方式。这或许也意味着,在生活方式上,北上广深和小城镇的鸿沟正在逐渐缩减。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即便是在小镇,房价仍然是压在年轻人身上的一大生活重担。调查显示,小镇房价虽然比大城市低,但薪资水平也相对较低,有66%的小镇青年认为当地房价仍然是很大的负担,甚至很难完全依靠自己的薪资来购房。

或许,在北上广深的异乡人没有资格或没有资产在当地购房,而回到家乡的他们,也依然无法很快就买得起房,但对于每一种的选择,大多数年轻人的字典里没有“后悔”可言。

数据就显示,目前还在大城市奋斗的青年中,84%的人不后悔自己的坚持,而对于已经离开大城市,回到小镇的青年来说,他们之中76%的人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不论是坚守大城市努力拼搏,还是毅然回到家乡寻求机遇继续奋斗,小镇青年一旦做出了选择,便不再踌躇不前。他们不拘泥于空间,更不执念于诱惑,放平心态从容面对得失,自主选择自己想要过的生活,这是他们对当下的回应和作答。

当“小镇做题家”不再被做题困扰,小镇才终于成为了他们宜居宜业的归属。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