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移动:坚持不懈推进“断卡”行动

来源:东方网    2022-05-24 16:28
来源: 东方网
2022-05-24 16: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自工信部开展“断卡行动2.0”以来,临沂移动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对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坚决做到“零容忍”违法、“无缝隙”监管、“出重拳”惩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内外并举

织密反诈通信防护网

今年一季度,一条来自省移动的可疑线索引起了临沂移动反诈专班的高度重视。

面对可疑线索,反诈专班迅速响应、谨慎求证,通过号码摸排、入网人像排查稽核进行细致调查后发现,平邑一乡镇非常可疑,疑似存在涉诈窝点,随即将搜集到的线索反馈至当地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通过该线索展开系统排查,成功揪出其背后藏匿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并组织警力迅速捣毁该诈骗窝点,抓获数名犯罪嫌疑人,帮助受害人挽回了经济损失。

这只是反诈战役的冰山一角。

面对层出不穷的犯罪团伙,临沂移动全力出击,要求各区县对违规渠道及合作商进行从严、从重处理,在全渠道形成反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压态势;对外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反诈工作,提供问题线索、可疑数据等,以便公安机关进行研判。与此同时,安排专人与公安反诈中心协同配合,加强信息交流、警企联动,共同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

“我们的一线员工既是反诈主力军,也是潜在的被诈骗对象,我们必须内外并举、双管齐下。”为了提高员工的反诈意识,临沂移动形成了“逢会必讲、逢重要活动必强调”的常态化反诈宣传模式,并多次组织专业力量对临沂移动内部关键岗位员工、营业窗口人员进行反诈骗专题培训。

同时,临沂移动利用自有的传播渠道,广泛开展反诈宣传。一方面借助开学营销、关键节日等时间节点,持续开展反诈进校园、反诈进社区、反诈进乡村等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借助庞大的线下营业厅和线上新媒体平台体系,多角度、多方式、多渠道进行防诈骗案例预警和反诈宣传。在全市数百家营业网点和渠道配备统一标识牌、实名制公告、入网风险提示函等,将防诈骗海报、警方提示贴等宣传物料张贴或摆放在各厅店显著位置,确保做到营业厅100%张贴反诈宣传物料、员工100%提醒、用户100%知晓的反诈宣传全覆盖。

步步跟进

让“断卡”行动落地有声

自“断卡行动2.0”开展以来,临沂移动积极响应并落实工信部关于“断卡”行动的工作要求,结合中国移动“断卡2.0工作指南”,加强对预警客户的常态化核实查证、分析判定、阻断拦截,不断优化移动预警模型,做到快速响应、快速封堵、协同工作。

为了让“断卡”行动落地有声,临沂移动按月召开“断卡”行动专题分析会议,从入网时间、入网渠道、异常入网等多个维度对当月的“断卡”动作进行研判、通报,并借此适时调整次月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从深从严从细

力求精准打击

为了从源头上斩断猫池、GOIP设备业务链条,临沂移动与市反诈中心建立起总对总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加大对关键环节人证一致性的稽核力度,规范管理,严格把好入网关口,从严落实开卡实名制管理要求,强化客户入网环节流程管控。

其间,临沂移动针对短时间内异常发生高低龄证件多笔入网、外省证件多笔入网、渠道入网突增等情况强化溯源分析,处置各类风险号码数万个;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打猫”行动,对诈骗分子进行“精准打击”,捣毁窝点多处。同时,主动加强与网络部门、当地反诈中心的对接,做到“早发现、早排查、早解决”,切实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我们做的事可能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只有经历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用户才有深刻感知。守护好用户的信息安全,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更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临沂移动反诈专班成员毛经理说。2020年以来,临沂移动在全市范围内累计开展反诈宣传教育培训数百场,发送防诈骗宣传短信数百万条,配合打掉开贩卡犯罪团伙数个、配合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十人、协助捣毁数个GOIP诈骗窝点,为我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贡献了积极力量。

临沂移动将继续秉承“做前置性工作,为未来谋安定”原则,积极响应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从进一步强化业务源头管控、发挥运营商技术资源优势,建立完善集约化网络信息安全运营处置体系等方面入手,联合相关部门,对电信网络诈骗予以全方位、无死角的防范打击。(王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