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经济X宅家消费,一只猫窝背后的消费“潜”景

来源:东方网    2022-05-25 14:42
来源: 东方网
2022-05-25 14: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CBNData《2021中国宠物精致消费图鉴》指出,包括猫窝在内的猫狗用品线上宠物消费市场中消费规模排名TOP3。经过一番科普交流,CBNData发现市面上有着各种类型的猫窝:冬天要给猫咪准备毛茸茸的窝,全封闭式更温暖、更有安全感,但半开放式有助于跟宠物互动;夏天猫咪怕热,全天开空调上班族肉疼,所以全开放式、不带毛绒垫子的猫窝更适合猫咪。更有品牌替用户钱包着想,推出了双面可更换、夏天保冷冬天保暖的猫窝垫子。

当然,不少养猫用户亲身体验后发现,“不识货”的猫咪们反而最喜欢钻进不要钱的快递箱。纸盒对猫咪们意味着什么?也许是拆家要挨揍,拆纸盒不会被揍。

《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城镇宠物(犬猫)主达6844万人,较2020年增长8.7%,全年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则达到了2490亿元,较2020年猛增20.6%。宠物食品众口难调、有安全风险,普通玩具很难做出新意和花样,而猫窝这样稳妥,又容易出彩的宠物用品周边,就成为品牌们吸引用户的重要钩子。

90后、95后或许依旧保持单身无孩,但越来越多的人像为猫猫精心挑选猫窝的小王一样,已经将宠物视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独居生活让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和用餐APP上留下了痕迹。

但基于当下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尚有余力精致生活的人却是少数。相比自己动手烹饪,更愿意依赖外卖。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2021年6月,我国外卖用户规模达到4.69亿人,使用率高达46.4%。青山资本调研显示,65%的90后外卖订单为1人餐。外卖平台的便携程度,大大减轻了独居做饭的负担,也让一人食变得更加丰富。

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宠物成为当下高压力、快节奏生活下帮助人们转移注意力、减轻焦虑的绝佳精神伙伴。而在越来越多的宅家场景下,我们看到宠物与人类的情感连接变得越来越强,晒宠成为当下社交的新形态,云养宠、云吸宠同样成为非养宠用户的线上新动向。青山资本数据显示,在各种陪伴性质的产业中,宠物的市场规模位居TOP 1,而火热的偶像经济只排到TOP 4。

  不难看出,外卖人群、养宠用户的发展轨迹几乎在同一曲线上。

外卖用户的这些特征与养宠人群高度重叠。CBNData《2021中国宠物精致消费图鉴》显示, 00后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在所有年龄群中最高。从消费地域来看,一二线城市作为线上宠物消费主力,合计贡献了大部分消费规模与消费人数,其中东莞、郑州、长沙、杭州等新一线城市的消费规模增速领跑。

外卖人群与宠物用户的高度重叠,使得外卖场景下,不断有关于萌宠的话题出现,引起用户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年年是年总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干饭的小奶包(上)、饿了么(下)

对品牌而言,与平台推出联合周边,通过平台活动释放给用户,可帮助品牌打造周边文创的零售化场景,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好感。毕竟这届用户在毛孩子身上的花费,可以说是“壕不手软”。

与此同时,在消费方式和渠道上有所创新,通过周边联名与宠物主人互动并获得认同,用户在平台上可以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也为增强用户粘性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此外,养宠用户天然热爱分享、乐于尝鲜、积极安利的人群特点,有助于平台与品牌进一步在圈层中渗透,进一步打造用户心智。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此类型共创活动有助于唤起用户共情、引发社交传播,扩展外卖服务的目标人群与消费场景。在餐饮基础上,平台需要联动用户的社交、娱乐等各种需求,拓展用户的使用场景,同时帮助平台内商户寻找新的营销方式;品牌商户也需要精准捕捉用户心理,基于养宠等兴趣点不断创新服务体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