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听损人群的“福音”来了!聪聆骨导式助听器提供助听器配件改装服务

来源:东方网    2022-06-01 15:22
来源: 东方网
2022-06-01 15: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天是国际“六一”儿童节,除了口腔和眼科,正处于成长发育期中儿童的听力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进一步加帮助听障儿童提升聆听交流能力,重回“有声世界”,声佗医疗独 家赞助的“听力研习社”在5月30日推出了“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听力与膺复解决方案”直播专场。据悉,作为助听器验配师学术交流和临床最佳实践交流的平台,“听力研习社”通过邀请国内外资深的听力来直播间做客,为验配师与听障人群分享最佳临床实践经验 、最新听力技术和产品,以及听力学基础理论和前沿学科知识。

本期直播由美国、加拿大执业认证听力学家田岚博士担任主讲人,并邀请到国际耳成形协会委员、5D膺复体专家、上海市市北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王凯参与直播,两位专家针对“什么是膺复”、“义耳的佩戴效果如何”、“5D打印义耳适合哪些人群”、“先天性小耳畸形引起的单耳传导性听力损失干预手段”、“聪聆与其他干预手段相比的优势”、“牙骨传导助听器的特点”等话题进行直播互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约4.66亿人存在残疾性听力损失,其中包括约3400万名儿童。今年3月,中国本土第一家拥有全球独 家创新产品的听力企业声佗医疗自主研发的聪聆迷你型骨导式助听器正式在中国上市,为听障儿童带来又一选择。

田岚博士表示,“儿童正处于一个在外界环境中学习交流的时间,如果有听力问题没有及时进行良好的干预,会导致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比其他同龄人能力要弱,同时在没有干预的时候学习语言,会让他们面临语言能力变差,可能会导致说话时含糊不清这类情况发生,久而久之,对儿童也会造成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对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杨海弟教授表示:“听障儿童的听力干预应该尽早,不仅关乎能否听到,而且对儿童心智健康发展也很重要,在人生早期树立起信心。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提高,我明显感觉到,这几年医生、听力师和家长对小孩听障的重视程度一直在提高,希望还能更进一步。”

目前,天性小耳畸形引起的单耳传导性听力损失干预手段包括传统对传式气导助听器和眼镜式、软带式骨传导助听器、外科植入式骨锚助听器手术等,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痛点。对此,田岚博士透露,“大多数干预手段存在手术风险、佩戴不舒适、价格高昂、音质不佳等痛点,导致很多儿童听力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

据悉,声佗医疗所推出的聪聆迷你型骨导式助听器,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并且推动儿童听力治疗行业大幅前进。品质方面,聪聆采用的是高端声音处理芯片,可以自动适配不同噪声场景,音质品质属于全球领先,可以对标国际一流标准。价格方面,聪聆产品零售价为23800元,较为亲民。

(图为:声佗医疗聪聆迷你型骨导式助听器)

此外,王凯主任表示,“目前,一部分适应症可以通过手术来进行干预,但对于儿童患者,手术还是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而聪聆助听器采用的是独特的分体式设计,是不需要手术的。据悉,该产品的声音处理单元和振动单元处于分离状态,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啸叫,患者将产品安装固定在软带上,软带固定在头部,这样,声音就无需经过外耳和中耳,直接通过骨导振子振动颅骨到耳蜗,可以帮助患者还原清晰自然的声音,助听效果十分理想。

据悉,该产品适用于8个月以上的幼儿及儿童的单侧或双侧传导性耳聋;以及外耳道闭锁、狭窄、中耳先天畸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化脓性中耳炎等原因引起的双侧或者单侧听力损失,一般气导助听器无效的患者都能够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声佗医疗可以为儿童听损人士提供线上或线下的专业听力检测服务,并有专家一对一为其评估听力状况,解读患者的具体需求,从而量声定制个性化验配方案,为患者提供配件改装服务,将患者符合要求的帽子、发带等,改装成适合搭载聪聆助听器的配件,让患者戴的更舒适、更隐形。

  (图为:声佗医疗聪聆迷你型骨导式助听器及发带配件)

正逢六一国际儿童节,声佗医疗推出一系列优惠活动,6月1日至10日,用户购买聪聆产品立减1000元,并赠送2条国产软带。此外,为帮助更多经济条件困难的听障人士特别是小耳畸形患者提升聆听交流能力,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声佗医疗助听基金公益行动正紧锣密鼓地展开中。目前,已有多位病症适配的申请者者成功报名,佩戴上了公益赠送的牙骨传导助听器,帮助患者提升聆听交流能力,解决他们在学习或工作就业中的听力障碍,重拾生活信心。

目前,声佗医疗已与多家医院、听力中心进行合作,为听障儿童提供专业的检测及验配服务,患者家属可拨打声佗医疗服务热线进行咨询。后续,声佗医疗会持续优化品质和服务,助推儿童助听行业进阶升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