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跑预制菜“黄金赛道” 让“青州味道”走出国门

来源: 东方网
2022-06-07 09: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像是在家下馆子。”谈起预制菜,很多人深有同感。过去,最简单的一道菜想要端上餐桌都至少需要经历买菜、洗菜、切菜、炒菜四个步骤,更不要提复杂菜式需要对食材提前处理,烹饪过程中火候控制和调味品组合、多寡的精确掌握。而经过深加工的预制菜就相对容易上手多了,仅需要打开包装、解冻、烹饪,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就可以端上桌了。预制菜解救了众多厨房“小白”,疫情之下更是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

近年来,随着预制菜行业的爆火,供销社领域企业精准抓住市场风口,紧跟青州市委市政府政策导向,把脉预制菜市场变化,发挥供销系统农业资源集聚优势,主动布局预制菜市场。在青州市委市政府和各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坐落在青州何官镇南小王村的泽远食品“供销·大厨房”瞄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不断增加设备和研发投资,打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渠道,为青州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抢跑预制菜的“黄金赛道” 全国布局初现雏形

今年以来,各地频繁布局预制菜产业,给预制菜带来了新的市场“风口”,也让预制菜成为餐饮行业的“新宠”。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根据《天猫2022年五一消费趋势报告》,天猫预制菜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80%,有媒体机构预测,到2025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000亿元。

借助市场这股“东风”,青州市的泽远食品有限公司借力发力,加速产业布局,先后与多家大型超市建立生鲜蔬菜类全国门店战略合作关系,与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目前,公司拥有农产品和生鲜蔬菜深加工设备169台套,实现年加工配送各类蔬菜、肉类、水产、调料等产品6000余吨,上市销售预制菜家常菜系40余种、特色菜系20余种;净菜类产品100余种;麻辣休闲食品类产品20余种。

在泽远食品“供销·大厨房”总经理袁朴凯看来,公司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青州市本地丰富的果蔬食材,发达的加工产业以及深厚的产业积淀,青州市果蔬种植面积70多万亩,年产量280余万吨,作为预制菜主要原料来源的胡萝卜、辣椒、茄子,水果中的银瓜、山楂、蜜桃、柿子,在全国都占据重要市场份额。正是凭借青州广泛的基础优势和产业积淀,泽远食品“供销·大厨房”成功抢跑预制菜的“黄金赛道”。

政策拉动 政府助力 全面叫响“青州味道”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为了全面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青州市成立预制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高质量发展年度计划、三年计划,出台10条政策措施,并将陆续开展14项预制菜产业重点行动,抢抓市场黄金机遇期,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叫响“青州味道”预制菜品牌。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政策的精准发力为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源头活水。

泽远食品“供销·大厨房”总经理袁朴凯表示,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助力下,泽远食品“供销·大厨房”正埋头深耕,政策赋能“新鲁味”、“青州味道”的名片推向全国各地,让更多消费者尝到山东味道,感受“好客山东”的魅力。未来,泽远食品“供销·大厨房”将在青州市委市政府政策指引下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和食品加工产业基础优势,积极探索预制菜产业发展新路径,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全力打造预制菜产业发展新高地,以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青州市打造“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

政产学研多方联动 美食与文化齐“出海”

“目前在预制菜行业,我们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下一步要更加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和满足消费者不同口味需求”,袁朴凯介绍说,“我们主要从生产、加工、销售三个方面进行科技赋能,包括优质品类选种、绿色规范化种植、适时采收保鲜、速冻与冻藏、超高温高压调理及短时杀菌增香等高效优质全产业链技术。”

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杠杆作用,山东泽远食品有限公司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基地、共育人才,聘任齐鲁工业大学教授孙曙光同志为企业知识产权顾问,聘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周长生同志为企业蔬菜精深加工首席技术专家。

袁朴凯表示,泽远将着力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农产品和蔬菜种植户的共同致富,实现产品生产销售由粗放式向精细化深加工转变,提高农产品和蔬菜的产品附加值,深耕产业赛道,找准主攻赛道,发展壮大预制菜产业,力争成为潍坊市乃至山东省预制菜领军企业和中国预制菜品牌企业,全力推动青州市千年古城新崛起。

未来,预制菜或将承担弘扬中国美食文化的重担。泽远食品“供销·大厨房”将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核心、以品质为抓手,抓机遇、强根基、促发展,不断积累渠道经验,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吃透”国内市场的同时着眼海外逐步走向世界,助力预制菜“出海”。(何良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