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人体育场的传承与创新 中赫怎么做?

来源:东方网    2022-06-15 10:06
来源: 东方网
2022-06-15 10: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进入6月,居住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周边的朋友们遛弯时,一个不留神间忽然发现,正在改造复建的工体已经呈现出了往日的模样。

(工体改造复建现场,摄于2022年6月)

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工程由中赫集团牵头成立的中赫工体(北京)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赫工体”)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未来运营。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和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新工体的建设者们始终坚守岗位,工程仍在快速推进当中。

(工体改造复建项目场内,摄于2022年6月)

工体改造复建项目作为首都城市更新的典型样本,遵循“传统外观、现代场馆”的设计原则。所谓“传统外观”,就是指改造复建后的工人体育场将保持主体建筑椭圆形造型、外立面形式和比例、特色元素等三不变,传承首都历史文化风貌,保留城市记忆。

从拍摄于项目现场的图片可以明显看到,目前足球场外部仅剩东侧部分围挡等待拆除,素雅庄重的清水混凝土外立面已展露。“三不变”中的前两点,“椭圆形造型”、“外立面形式和比例”,都已清晰呈现出了1959年初建成时的样貌。

(工体外立面轮廓,左图摄于1959年,右图摄于2022年)

不光有轮廓,还会有细节。传统外观“三不变”原则中的第三点,是指保护并恢复工体建设初期的重要特色元素,如门柱、雕塑、建筑装饰构件等。尽量利用原有构件、原有质感、原有样式,重塑工人体育场庄重典雅的建筑风格,唤起球迷和市民心中的记忆。

据中赫工体介绍,老工体屋檐下有许多雕花装饰,但由于年代太久已风化严重,强度不足。项目团队在施工中全手工操作,拆除保留了几十个完整窗花。此后,项目团队启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工体原有雕塑、窗花等构件进行了完整记录,形成数字资产;在此基础上,又通过3D打印技术,将建筑的图形模型转化成三维的打印路径,打印出工体窗花的原貌,助力“新工体”传统特色的恢复。

此外,为保护工体周边原有的9组雕塑,包括大家最熟悉的北门“男女工人雕像”,项目团队对其进行了保护性迁移。团队对雕塑底部进行切割,制作了一个“钢笼子”将其固定,连带着箱子送往工人体育馆保存。待新工体完工,“男女工人雕像”等都将复摆到原来的位置。

  (工体北门雕像老照片)

利用创新技术,恢复“传统外观”,成为“现代场馆”的北京工人体育场,您期待吗?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