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与国家图书馆合作上线115部非遗纪录片

来源:东方网    2022-06-16 14:43
来源: 东方网
2022-06-16 14: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中,记载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非遗的记录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借助视频等多媒体手段,非遗中所蕴含的大量隐秘、精微的技术细节和内在信息也被更好地记录和保存。

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国家图书馆举办“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系列活动,及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活动,将通过国家图书馆知识服务抖音账号@方寸大观 国图视听 推出115部非遗纪录片,包括汝瓷烧制、苏绣、复州皮影戏、灵宝剪纸等在内的上百位非遗传承人,他们将在纪录片中展示风采、传播非遗艺术。

据悉,此次展映的百余部纪录片均为记录国家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及其技艺,涉及题材和主体对象丰富多样、拍摄创意和技术手段新颖特别,其中20部为首次发布。

该系列纪录片前两集已于近日上线。第一期内容聚焦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孟玉松。78岁的孟玉松从事汝瓷研究已有四十余年,至今“对汝瓷的爱不减当年”。她在片中讲述了汝窑烧制前世今生的故事,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代瓷艺匠人为使汝瓷烧制技艺重获新生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6月13日上线的第二期纪录片主角是苏绣代表性传承人蒋雪英。从事刺绣艺术50多年来,蒋雪英不仅掌握了苏绣的各种针法技艺,并将苏绣技法灵活运用于产品制作之中,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影片不仅回顾了蒋雪英和苏绣结缘的故事,也展示了“精、细、雅、洁”的苏绣特色,和匠人们高超精湛的技艺手法。

除汝窑烧制和苏州刺绣外,@方寸大观 国图视听 近期还将陆续推出多部围绕非遗技艺及其代表性传承人的纪录片。如6月15日将推出记录灯舞、剪纸和瑶族长鼓舞的三组纪录片;6月20日的影片则将围绕太极拳、抬阁和温州鼓词展开;6月22日的主角是来自三弦书、鼓舞和心意六合拳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将带领观众们一起走进非遗传承波澜壮阔的故事中。

此外,楚剧、竹编、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等多种类、多民族非遗传承项目也将通过纪录片形式一一展现。通过影片,观众不仅能看到传承人项目实践、传承教学和口述历史等丰富内容,还能通过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高超的技艺水平感受非遗艺术的魅力,和一代传承人们为保护传统文化瑰宝所作出的努力。

从远古时期的口口相传,到旧时的文字记载,再到如今的视频、直播、讲座等多形式记录,非遗找到了符合时代特征的传播和传承方式,通过抖音,越来越多人知晓了非遗技艺的各种知识,也看见了非遗传承背后的故事。

抖音《2022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国家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播放总数达3726亿,获赞总数为94亿,抖音视频覆盖的国家非遗项目达99.74%,创新的传承方式正在让古老非遗焕发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