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已合作11家 邦盛科技中标浙商银行

来源:东方网    2022-06-21 11:54
来源: 东方网
2022-06-21 11: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纵观我国银行业,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最具创新性、引领性的标杆机构之一。据银保监会资料显示,截止2021年6月末,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已超60万亿元,占全部银行业的18%,成为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是中国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银行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邦盛科技中标浙商银行大数据批流一体计算平台建设项目。基于高性能的批流一体处理引擎,邦盛科技将帮助行方解决大数据量下的复杂指标及策略的加工与计算,特别是实时场景下的加工计算,为行方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浙商银行是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成立于2004年,是全国第13家“A+H”上市银行。目前设立了288家分支机构,实现了对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及海西地区和部分中西部地区的有效覆盖。

年报显示,浙商银行2021年营业收入超540亿,增速位列股份制行前列。浙商银行总资产2.29万亿元,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21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按总资产计位列第95位。

2021年是银行业“四五”(2021-2025年)规划启动年,也是蓄力向上的一年。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多家银行全面深化科技与场景融合,以应对数字化风险的转型升级,同时积极探索科技在风险管控领域中的创新应用,提升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银行业务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与此同时风险的整体态势也更加复杂,银行业案件呈现多发、高发态势,犯罪分子之猖獗、经济损失之巨、案情之复杂、作案手法之高明和隐秘,都给银行业稳健经营带来了严峻挑战。

现阶段,银行风险管控核心已逐步扩展至“内控+外防”,管控内容已扩展至“操作”风险+“行为”风险,在银行线上线下服务、操作模式并存的情况下,传统的以人控、人查,现场、事后为主的监督检查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风险管控需求,更多元、高效、精准的智能运营风控新模式成为发展趋势。

从风险的整体态势和监管要求综合来看,为了更好的防控风险,有必要将传统的批式计算和新兴的流式计算进行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以监管政策及银行业重大案件为设计蓝本,基于长期的业务积累及数据挖掘形成指标/规则模型体系,从而突破传统风控模式的限制,实现对新手法新模式等未知模式下违法作案的预警监测,优化提升现有场景的监控准确率及覆盖率,避免及减少监管处罚。

此次邦盛科技将协助行方构建大数据批流一体计算平台,完成对相关业务条线下大数据量的复杂指标及策略的加工与计算,提升行方的风险监测和防控能力,及时发现风险并进行有效防范,提升运营风控管理效率。

多年客户服务实践中,邦盛科技在金融风控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反欺诈业务能力和系统建设实践经验,服务的银行客户包含5家国有银行、11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排名前10城商行等。从趋势上看,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越来越趋向数字化、智能化。实践中,邦盛科技提供的各类服务及解决方案几乎触及到了银行的全业务场景,并与银行业务场景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时代,除金融风控领域外,邦盛科技也在不断探索实时智能技术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在智慧交通、信息通讯、政务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均有落地应用,服务的大中型客户超过400家。邦盛科技正通过已经得到行业有效验证的实时分析与智能决策技术,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