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 A股注册制改革将迎“关键一跃”

作为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头戏”,稳步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将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稳步推进 A股注册制改革将迎“关键一跃”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2-06-29 07: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作为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头戏”,稳步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将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业内人士认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条件具备,有望在下半年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的深化,将进一步激发资本市场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效能。

基础坚实 稳步推进

“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监管部门多次表示,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实现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跨越,稳步推进试点注册制,发行市场化程度、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大幅提升,交易、退市等关键制度得到体系化改善,改革符合市场各方预期。”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说。

注册制下,发行、承销等一系列规则优化,市场化定价、价值投资理念逐渐深入落地。“发行承销制度调整后出现了破发现象,恰恰意味着市场自我纠错机制开始发挥定价作用。”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表示。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认为,经历数次成功的注册制改革试点并实现持续平稳运行之后,管理层、企业、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各资本市场参与主体对注册制改革方向、资本市场影响等理解渐深。

从科创板增量试点起步,到创业板存量扩围,再到全市场推行,注册制改革“三步走”将迎来“关键一跃”。摩根士丹利证券总经理钱菁结合过往实践分析,科创板及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试点,已实现了改革的初衷,强化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能力和实体经济竞争力的支持功能,为下一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完善制度 稳扎稳打

注册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稳中求进的主基调贯穿注册制改革的全过程。

此前,市场担心注册制可能影响二级市场,但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的渐进式思路,打消了市场疑虑,且前期试点也证明注册制并非“洪水猛兽”。“自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以来,近三年时间的实践证明,市场运行平稳,注册制并未对二级市场造成冲击,而以改革促发展,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比如,定价机制更加市场化、更为灵活,市场有力量纠正估值偏离的情况。”王亚军说。

在注册制改革进程中,监管部门反复强调突出“稳”,稳慎评估资本市场重大政策措施出台的条件和时机,主动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从在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开展试点,到即将在沪深主板全面推开。近三年来,注册制改革成效明显,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资本市场良好生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李求索表示。

“注册制改革将为实体经济带来更多资金活水,IPO、再融资将保持常态化。”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康认为,目前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在鼓励和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支持下,投融资平衡、一二级市场平衡发展的市场新生态正在加快形成。

一方面,稳步推进股票发行全面注册制改革,继续增强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继续优化企业首发上市和再融资的审核注册机制和流程,进一步提升审核注册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与把好“入口”相呼应,严格的退市制度将进一步畅通“出口”,强化优胜劣汰,提高市场主体质量。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有超40家公司退市或进入退市程序,全年退市公司数量将创历史新高。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看来,不仅是退市制度、标准有了严格要求,退市的具体审查、执行力度也明显加大。“在注册制将全面推行的背景下,要保障退市通道的畅通。”田轩说。

深化改革 提升效能

可以期待,注册制改革的深化,将进一步激发资本市场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效能。

自注册制改革试点以来,A股市场年度IPO发行数量和首发募集资金总额持续上升,资金活水浇灌更多实体企业,而优质企业的增多又显著增强了市场活力。李求索认为,注册制改革有助于扩大企业准入范围,提升资本市场包容性,助力发展直接融资。同时,加速淘汰丧失竞争力的、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优化市场生态。

更重要的是,更加有效地支持创新发展。“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有特殊的优势,不单单是科创板支持科技创新,我们着重从全面支持科技创新的角度,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特殊的功能,目前来看,效果比较明显。”李超说,具体到股票市场,设置了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允许未盈利、特殊股权结构等符合相应要求的科创企业上市。实行更加灵活的股权激励机制,这些对推动和促进科创企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子落,全盘活。以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为牵引的系列改革举措将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促进资本、科技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昝秀丽)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