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助企、服务暖企 平安普惠精准高效支持江苏小微

来源:东方网    2022-07-06 09:20
来源: 东方网
2022-07-06 09: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日前,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要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等一系列金融政策,再次加码金融助企纾困举措。平安普惠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坚持党建引领新金融实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助企,以服务暖企,精准支持江苏小微企业疫后恢复发展,持续向小微企业减费让利,为稳住江苏经济基本盘贡献金融力量。

胡莹莹:坚守“为民”初心 助力惠企纾困

服务客户超800位,累计帮助客户获得借款超1.79亿元……这是平安普惠渠道专员胡莹莹三年来的成绩单。2021年,胡莹莹晋升为渠道经理,当年即带领团队服务小微企业客户1600余位,融资金额达3.33亿元。在她看来,亮眼成绩背后的“奋进密码”,正是不忘初心,“作为一名党员,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保持初心,急客户之所急,解客户之所需。”

今年以来,平安普惠主动加强受疫情影响的江苏小微企业客户回访,针对更大金额、更低负担、灵活周转的融资需求变化趋势,采取了从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到保障线上绿色服务通道、从提额降费到灵活还款方式的各项惠企举措。针对疫情影响下小微企业“融资难”,平安普惠推出一站式智能融资产品“陆账房”,给小微企业主带来“不盲选、更便捷、更优惠”的融资体验。同时,公司聚焦小微企业经营场景需求,全面应用AI视频借款方案“行云”,对小微企业融资业务流程进行全方位改造和优化,实现最少零文字输入、全程拟人AI面对面服务体验、大幅降低等待时间,使小微企业客户借款申请的平均耗时下降了47%。

一系列融资支持,不仅成了滴灌江苏小微企业的“源泉活水”,也让胡莹莹有了为客户纾困解难的“利器”,帮助众多小微企业主解决融资难题。今年3月,江苏盐城丁先生中标了盐城方舱医院的建设项目,由于项目急、工期紧,当天急需50万元资金。得知情况后,胡莹莹立即联系丁先生,全程耐心指导其申请、出额,在当天便获得了50万元资金,成功为丁先生解了燃眉之急。“平安普惠的服务很专业,真的是非常为我着想,借款高效、便捷,体验很不错!”短期周转后,丁先生便结清了贷款,并与胡莹莹成为了好友。

(图为胡莹莹认真办公)

据了解,平安普惠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环节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在商业可持续前提下引导融资成本走低,3年内平均综合费率降低超20%。近期,平安普惠再度推出助企纾困举措,采取“降、延、免、提、扩”五大措施,全线降费加码,覆盖各类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方案,加大对小微企业主纾困解难、稳企恢复的金融服务支持。

梁会东:擦亮“服务”底色 护航小微企业成长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安普惠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普惠金融优势,护航乡村小微企业群体经营与发展。2021年,平安普惠累计为超22万名涉农产业小微企业主、农户提供超380亿融资服务。

平安普惠咨询顾问梁会东就是其中一员。作为一名党龄十余年的老党员,他始终坚持以实际行动为客户排忧解难。在服务小微企业客户的近十年里,他的专业、热心和耿直获得多方点赞。

扬州高邮市卸甲镇的种植户顾先生,因年前自家种的粮食一直没有找到好的销路,又要准备春耕工作,粮食管理和生产资金成为难题。听说顾先生的情况后,梁会东主动联系上了顾先生,并为其进行融资指导。最终,50万元的资金顺利到账,顾先生成功缴纳了土地承包费,还采购了春耕农资,缓解了短期经营和生产压力。

  (图为梁会东协助客户办理业务)

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服务需求,除了持续向小微企业“输血”,平安普惠还为江苏小微企业蓄势赋能。针对疫情期间出现经营困难等问题的小微企业主,提供法律咨询、商业咨询、信息速递服务等经营管理工具,以贯穿全流程的O2O运营模式为江苏小微企业客户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为了减轻顾先生的资金还款压力,梁会东通过牵线搭桥帮助顾先生销售粮食,成功回笼了资金。“因为疫情,粮食销售成了难题,多亏了小梁帮我找销路!”对此,梁会东回应,“我是一名党员,就应该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在去年疫情期间,梁会东还主动加入到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当中,起早贪黑,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也成为众多平安普惠人的缩影。

下一步,平安普惠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将继续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凝聚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准高效支持江苏小微企业,全力惠企纾困、为企赋能,为江苏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