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横行的当下,音频赛道也在暗中发力,表现亮眼。据悉,国内头部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全场景平均月活跃用户已达2.68亿,同比增长24.4%。喜马拉雅的用户增长不只是“量变”而是用户圈层的多元。近年来,喜马拉雅通过丰富多元的内容矩阵,吸引不同圈层的用户,其中包括Z世代、天文爱好者、科幻达人、精英人群等等。高樟资本创始人、知名内容投手范卫锋也是喜马拉雅的忠实用户。
范卫锋担任过记者,如今是投资人,多年来常与内容打交道。范卫锋说,自己算得上是喜马拉雅的忠实用户——从四、五年前开始使用喜马拉雅,目前收听时长已经超过1000小时。在这位内容行业资深观察家看来,从喜马拉雅的内容里,可以找到一些纯粹因为热爱而做的东西。
在他看来,喜马拉雅相当于一个出版社,有挣钱的畅销书,即受到广泛欢迎的主流内容,给平台带来用户规模、商业利益与业内声誉。但出版社也有优质的偏思想性的小众书籍,这就是平台里可能没有那么火,但绝对有价值的长尾内容。如何发挥这些内容的长尾效应?范卫锋认为,长尾内容和垂直用户的匹配,做好算法推荐是关键。“我有一段时间处于‘催更’的阶段,找不到听的了。喜马拉雅有一个算法推荐,会推荐我个人感兴趣的,我就延展去看,去年发现了‘泪痕春雨’,他各个阶段的历史都讲,一讲就几百集,够我听一年了。”
喜马拉雅能够获得不同圈层人群的喜爱,除了优质内容外,也离不开科技创新。喜马拉雅近年来不断投入科研与技术创新,精准、有效的算法推荐,通过专有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推荐机制和智能标签系统,提高了内容分发的准确性,也优化了用户体验。
多圈层的用户意味着平台的增长潜力与内容消费潜力,据喜马拉雅此前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喜马拉雅毛利率分别为44.5%、49.1%和54.0%,呈持续上升态势。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喜马拉雅用优质内容及创新算法,让用户能够高效的触达喜爱的内容,更满足了用户多场景的娱乐需求,被用户视作“每一天的精神食粮”,相信随着用户基数的不断增长加之圈层更加多元,喜马拉雅未来的增长潜力也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