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飒美特传递中国校服文化之美

来源:东方网    2022-07-14 12:02
来源: 东方网
2022-07-14 12: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以文动人,方得长远。作为国际高端校服专家,飒美特坚持以文化内涵创变校服产业,持续推动中国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了独树一帜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获得新华日报、中国日报等党媒和教育头部媒体的稀缺关注。

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这一天,中国服装协会联合WWD邀请全球时尚文化践行者共同响应「中国有大美」倡议,飒美特受邀作为校园文化代表,携手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共同诠释时尚文化,阐述中国之美,引导校服产业提升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力与美好校园生活的支撑力。

文化育人需求下的当代校服

近百年的当代服装产业发展进程里,文化与时尚交织共荣,互为表里,跨越了艺术与工艺、设计与科技、生活与美学多维面向,传承了历史之美,预见了未来之光。

校服作为一种拥有独特文化特点的服饰,是“流动的文化名片”。除了可以折射校园文化,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学生们的精神面貌,从整体上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和服饰文化水平。

“礼仪之始,在于正衣冠。”进入校服行业伊始,飒美特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发展的源头。在国风系列的校服设计中,飒美特融入丝绸缎带、中国结、圆珠玉、镂空印花刺绣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将古典与现代相融,呈现出新时代下更具国际视野的中式风格。这是文化传承创新在校服领域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国际中式服饰的迭代升级。

让校服讲述学校的文化理念,创新教育的表达方式。去年10月,由飒美特参与编撰的《当代中华礼仪服饰白皮书》在中国服装大会发布,提出礼仪性场合着装指南,梳理“新中装”的知识脉络和应用图谱,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时代特征的文化生态。

  文化价值需求下的校服设计

飒美特深入挖掘和推广校服文化创新内涵,将中国审美文化元素与国际化的设计语言深度融合,依托于中国文化元素的抽离和再造,创造出一种在地化的设计语言以更好地讲述校园故事,传达现代审美。

楚文化衫的设计灵感,便源自于荆楚文化中“飞鸟架鼓”图腾,通过对古代吉祥纹样等“形”的简笔应用,以质朴而自由的表现形式赋予校服设计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引发审美共鸣。

地方建筑包含空间异质性和地域性特征,映衬着社会、文化、人三者的关系。在广州这所国际学校的校服定制方案中,通过对岭南风格建筑外观线条的提取,将其形式精简为视觉符号应用于校服设计中,很好地传递了该地悠久的人文韵味。

从学校的育人目标出发,满足文化价值需求的校服设计,结合了地方的文化环境与学校的教育底色,使学生在其中随时能感受学校精神,促进育人目标的达成,做到真正用定制化的设计语言为学校赋能。

分享大美共赴文化新浪潮

「中国有大美」活动自5月21日“联合国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发起,迄今已得到众多来自社会各界的响应与支持,包括音乐人郭采洁、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建筑大师马岩松等众多文化践行者。他们分别从艺术创作、技艺传承、文化传播、品牌理念的角度诠释对中国之美、时尚文化的理解,协力以文化赋能时尚,以多元共荣大美。

自然作为一切的起源,以多元的生态承载万物;历经岁月的积淀,以文化的方式推进文明的发展;以智识包容时下所尚,由此深见文化是时尚的灵魂,时尚外化为「美」,这是对事物最高的赞叹。

中国之美是凝聚多元文化的集大成之美,以美为翼,跨越时空,跨越文化、跨越国度,跨越艺术形式,发现大美之境,共赴文化新浪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