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电子元件产业在全球具有明显的技术转移和技术迭代升级的特点。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内电子元件行业的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不同国家不同品牌的产品都摆在了电子制造企业的面前,同时中国电子元件的国产化也轰轰烈烈地进行,进一步加剧了电子元件市场的竞争。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保持市场占有率以及守护自己的产品护城河,成为众多跨国企业需要面临的难题。同时,如何把不同性能的技术产品匹配到合适的生产企业中,促进行业的良性竞争以及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健康发展,也成为业内探讨的热点问题。今天,记者有幸能够采访到时捷集团深圳分公司销售总裁江世平先生,他在电子元件行业丰富的营销管理经验或许能够给我们提供新的分析思路。
江世平先生至今从事电子元件行业已经超过10年,现在担任时捷集团深圳分公司销售副总裁职位,致力于电子元件产品的全球生产资源与技术资源的整合配置,为供求企业两端提供可靠的沟通桥梁。江世平先生在电子元件行业有着丰富的营销管理经验以及技术经验,尤其是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领域。
目前,国内存储器供应端的扩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三星电子于2019年开始在位于平泽的晶圆厂开始量产10nm LPDDR 5存储芯片;台湾美光计划进一步扩大在其台湾工厂扩大其10nm级别DRAM芯片的生产;东芝存储器业务部门与合作伙伴西部数据将打造新型BiCS 3D NAND闪存工厂;中国的长江存储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生产其32层NAND芯片样片...“现在中国DRAM市场正在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了传统存储巨头英特尔、三星电子、东芝和西部数据等多家公司在积极扩张各自市场份额,中国国内的本土企业也在主动布局。因此,除了价格因素,运行速度、功耗、可靠性、兼容性、尺寸和外形等性能因素也是存储器厂商在差异化营销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江世平先生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DRAM的市场格局,并指出了差异化营销与定价对于存储器供应厂商以及行业良性竞争的重要意义。“市场竞争越是激烈,我们越是要更加了解客户,不仅是在技术层面,还要在价格、供货周期等市场层面。”
时捷集团深圳分公司的合作伙伴SK海力士,存储器产品包括了寄存器内存模块(DIMM)、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1代到DDR5代)、低功耗内存(LPDDR)、高带宽存储器(HBM)等,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手机、电脑、汽车、音响、家用电器、消费电子等,同时在额定电压、读取速度、封装技术、内存大小等不同技术参数上能够适合不同潜在需求客户的生产要求。同时,作为全球第三大半导体生产厂商,海力士同样有着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于重点客户以及潜在重点客户有着不同的供应逻辑。作为连接供求两端的中间人,江世平带领他的团队既要准确掌握需求企业的技术要求、生产工艺、未来生产战略、成本预算、账期等综合需求,也要掌握供应厂商的技术标准、应用领域、产能以及客户分级管理体系、议价空间等供应信息,从而精确地匹配供需两端需求,减少业内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资源浪费。
借助在行业沉淀多年的技术经验与行业资源,以及由他研发的一系列具有极高应用价值的软著系统,比如基于分布式运算的地区性行业需求分析系统和基于市场和运营分析的新产品定价系统,江世平先生带领他的团队采用差异化营销与定价策略,帮助海力士针对不同客户建立合适的定价方案,成功地达成海力士DRAM产品在国内的推广目标和战略,不同规模、不同技术需求的企业也能够获取满足自身生产要求的存储器解决方案。作为一个中间操盘手,江世平先生不仅取得自己的职业成就,也为国内的电子元件行业的资源整合以及健康发展发挥了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电子制造业的技术更迭在不断发生。在未来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行业的技术动态,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客户的生产需求和市场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专业并且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江世平先生表示,对于电子元件行业营销管理、技术更新的探索,他怀有着巨大的热情,并希望能够不断推动国内乃至全球电子元件行业的发展。 (文/陆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