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宣城纪行① | 宁国西村用艺术打造文旅新亮点

来源: 东方网
2022-08-09 11: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西村村位于宣城市宁国港口镇,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几年前还是一个偏远且落后的小山村。为积极落实省文旅厅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微创意、微改造”行动部署,宣城市文旅局积极行动、靠前指导,创新开展“双微”改造重点村建设,作为首批启动实施的“双微”改造重点村,宁国市西村村依靠自身自然优势,找准主攻方向,飞出“山窝”跃上“枝头”,迎来了惊喜蝶变,成为美丽乡村的一个典型样本。

西村村在“双微”改造行动中,本着产业为本,文化为魂,艺术助推,三管齐下的总体思路,将农耕文化、花鼓戏文化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通过艺术元素、美学元素的植入,实施西村网红馆、巷道、田园艺术化改造。

按照“环境出经济”和“一个村庄就是一道风景”的理念,形成了西村农耕文化村落展示格局。西村将景观系统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形成稻田农耕文化群雕、四季彩色农业生态景观;投资2000万用于农耕文化研学基地建设,建成田野大舞台、十里桃花景观带、湿地公园等景观节点20余个。

弘扬农耕文化和皖南花鼓戏,将摄影艺术、户外装置艺术、绘画艺术等深度融合,培育出了多项热门旅游产品。西村景区开设“皖南花鼓戏 周末大舞台”项目,将主题团建+学唱花鼓戏纳入西村旅游项目的重要一环,吸引当代年轻人亲身参与,活态传承西村花鼓戏;打造3D童趣村落,建成以迷宫、攀爬、科普为主要特色的儿童乐园,推出了“西村里,遇见童年的自己”童年回忆主题特色拓训;形成了以记录乡村、传承非遗、唤醒乡愁为龙头的摄影特色旅游体系,开展各类摄影比赛及摄影或跨界名家摄影展,建成乡村照相馆;打造2000米户外大型装置艺术长廊,建成了废弃物再利用主题公园,已吸引安徽建筑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北京书画院来西村设立工作室或创作基地5个。

探索“夜游经济”新模式,壮大西村集体经济。西村通过艺术点亮乡村的别样方式,巧用“‘请进来’+亮化+美化”方法,全面推进西村夜游项目。引进了四川自贡的“生命之树”大型网红灯组,使西村亮起来;改造了种子博物馆、电影馆、VR馆、民国馆、7080馆、光影馆、农耕馆、花鼓戏馆、花鼓戏展示馆等一批西村网红馆,使西村美起来;建成了集灯光、灯展、音乐、烟花、露天电影于一体的乡村版童话世界——茜茜创造力乐园,使西村活起来。

茜茜创造力乐园

改造前

改造后

错觉艺术馆

改造前

改造后

儿时回忆馆

改造前

改造后

文创空间

改造前

改造后

田园艺术

改造前

改造后

夜游景观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