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点赞!退休物理老师唐守平演示200种科普实验,从抖音火出圈

来源:东方网    2022-08-16 16:37
来源: 东方网
2022-08-16 16: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声音也能作画?这些相关的物理知识在中小学课堂上都学过,只不过更多体现在苍白的文字介绍与复杂的公式计算上。

来自江苏常州的退休物理教师唐守平则通过做实验的方式,为网友直观地演示各种新奇有趣的物理现象,吸引了超过90万粉丝关注。最近,唐守平的事迹还受到央视关注,登上了新闻频道《新闻周刊》节目。

据介绍,唐守平退休前已经在县镇学校工作了近40年,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他注重为孩子进行实验演示。在设备匮乏的年代里,他养成了“瓶瓶罐罐做实验,拼拼凑凑搞教学”的工作习惯,并成为制作教具的一把好手。退休后,他把为孙辈演示的物理小实验发布到了自己的抖音账号@道理学趣味物理实验 上后走红,这坚定了他的网络科普之路。

其中,最火的一支视频是他演示的“静电章鱼”实验。这个实验无需复杂的器材,仅仅一根家中常见的PVC管、一扎尼龙绳做的塑料丝和几张餐巾纸就可以搞定。只见他动作麻利地用纸擦几下塑料丝和塑料管,忽然手臂一抖,把塑料丝扔了起来,此时把塑料管往下一放,塑料丝瞬间就像章鱼的爪子一般展开了。

整个实验简单、利落,又极具视觉冲击。网友们惊叹“太帅了吧”“专治学习困难症的魔法老师”“要是当年这样学物理,就不会不及格了”。这支视频在抖音上线一周播放量就达到了2000多万,点赞超过了100万。

唐守平的物理实验,就是这样从容、随意和信手拈来。一杯水放在桌上,他先把手掌按上去,把水杯“吸”起来,演示了一遍大气压的威力;紧接着又拿来一根弯曲的吸管,堵住一头放进去,水就从另一侧流出来了,这就是物理学中的虹 吸效应。

在一部介绍声音震动的实验中,他定制了一块金属片,上面撒了一些细砂。随着琴弓在金属片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金属片上的细砂也形成了规则的特定图案,这就是著名的克拉尼图形。同学们看过这个实验之后,不仅能过目不忘,还能过“耳”不忘。

唐守平的实验器械远不只这些。他还会亲自做木工活,切割金属,做一些专业的教具。他制作的开尔文滴水起电机,不仅能生成静电,还配以小球等感应配件,让观众直观地感受电荷变化。为演示钟摆与力矩的关系,他制作了由几十个小球组成的钟摆,摆动时就像蛇舞一般。在一个演示伯努利原理的实验中,把准备了10个风扇对着中心吹,两条丝巾就会在风中起舞而不落下,就像蝴蝶一般,网友看后留言“原来理工男也可以这样浪漫”。

为了存放他制作的上百种实验教具,唐守平特地租了一套130多平米的房子,还在其中搭建了一个小型摄影棚进行实验演示拍摄。没有复杂的拍摄器材和剪辑软件,一副老花镜,一部智能手机就成了唐守平链接互联网的载体。走红后,他会把一些教具放到网上来卖,虽然卖出一些,但依然入不敷出,不过唐守平与老伴自得其乐。

唐守平坦言,自己只是一名物理教师,并非物理学家,自己的短视频较少分析复杂原理,讲解繁琐知识,更多是用视觉冲击启发思考。在他看来,在网友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比讲一些艰深晦涩的理论更为重要。他表示自己退休后,能够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让更多老师学生受益,就会很开心,对社会也是有意义的。

在抖音,像唐守平这样的科普创作者还有很多,其中不乏大量的退休教师、教授和科研人员。《2021抖音泛知识内容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0月一年间,抖音泛知识内容播放量年同比增长达74%,泛知识内容播放量已占该平台总播放量的20%。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