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秦岭沿线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构建秦岭生态保护法治体系,探索构建全方位法律治理模式,筑牢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屏障。7月2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秦岭生态保护法治模式的调研与创新实践团前往位于太平峪口附近的太平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调研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景区门口合影留念)
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践团成员参观游览了太平国家森岭公园部分景区,游览期间景区工作人员通过带领实践团队成员游览景区内的特色景观向实践团成员讲述着景区的丰富自然资源背景。实践团成员紧扣实践主题向工作人员就景区生态基本情况、景区生态保护的职权范围、景区进行生态保护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景区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提问。通过提问,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太平森林公园一直秉承保护性经营的理念对公园进行管理和运行,其不仅关注公园的经济效益,而且在秦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太平森林公园在日常经营中对游客进行法律宣传,在节假日里接纳西安市初高中研学团队培养青少年秦岭保护意识,将普法渗入景区运营的方方面面。其依托自己的生态价值和传播优势,承担了作为秦岭重要企业的环保责任,协助政府进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图为太平森林国家公园工作人员为实践团介绍景区特有植物)
(图为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介绍园区水域分布)
(图为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介绍景区内独有岩石分层)
(图为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介绍景区已实行的环保政策)
在本次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深入感受到了秦岭作为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生态价值。作为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景区的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保护各类珍贵野生动、植物。在环境保护治理中,景区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景区辅助公众参与的模式,以法规条例为准绳,最大程度保护原生态环境为原则助力环境可持续发展。人类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实践团成员在调研中更加坚信加强秦岭生态法治模式建设对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重大。
(图为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与实践团成员进行面对面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