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举办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大会

来源:东方网    2022-08-29 09:56
来源: 东方网
2022-08-29 09: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以品牌为媒,以食材为题,助力中山农业品牌高质量发展

中山古称“香山”,因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盛产各类特色农产品而闻名,孕育了黄圃腊味、中山脆肉鲩、三角生鱼、石岐鸽、神湾菠萝等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市场空间大、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

为持续打响中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2022年8月26日,中山市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大会在中山顺利举行,活动以“中山食材 活色生香”为主题,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中山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山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广东省南方名牌农产品推进中心承办。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云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罗一心、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永华、副局长邓金敏出席活动,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信化、商务、海关、人社等有关部门,中山各镇街农业分管同志,行业专家、采购商、新零售商、电商平台及企业代表等参加。

会上,刘云梅副市长表示,中山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今天以“品牌”为媒、以“食材”会友,举办中山市“12221”市场体系建设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大会,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接下来,中山将立足区位资源和市场优势,不断扩大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逐步形成培育品牌、发展品牌、宣传品牌、保护品牌的业态氛围。

罗一心总经济师指出,农业品牌建设已成为现代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推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要注重用品牌保证人民对产品质量的信心,强调做好特色文章,打造高质量、有口碑的农业。中山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枢纽城市之一,向粤港澳地区提供大量的优质农产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助推乡村振兴不断迈上新台阶。

活动聚焦打响黄圃腊味、中山脆肉鲩、三角生鱼、石岐鸽、神湾菠萝等5个区域公用品牌,由各镇街负责同志以图文并茂方式对本镇产品品牌进行宣传推介,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永华与五大品牌镇街代表一同为五大区域品牌站台点赞。

近年来,中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共有广东省“粤字号”农业品牌43个,成功打造黄圃腊味、中山脆肉鲩、三角生鱼、石岐鸽、神湾菠萝等5个区域公用品牌。这些成绩取得离不开一批秉承香山文化,展现开放包容、务实进取、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农业企业家们。会上,5大区域品牌核心企业代表,共同发声,倡议做中山食材实践者、守卫者、先行者、推广者和带头者,一同签订倡议宣言,共同倡议维护品牌美誉。

中山是全国重要的供港鲜活水产品生产基地,1997年香港回归至今已供应香港超过50万吨水产品,淡水水产品出口量占香港市场的五成,“中山鱼”就是一张享誉国际的金字招牌。中山区域公用品牌不仅吸引了大批国内、国际采购商前来采购合作,也引起了社会力量的高度关注。会上,来自新零售、电商平台等一批采购商上台签约,成立中山市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品牌推广联盟,共同助力中山品牌农产品建设,推动中山农产品产销对接。

近年来,中山市积极探索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数字农业转型升级,优化产销对接服务,持续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助力农民增收,借助本次活动平台,中山正式发布了中山市特色农产品云展会平台,平台集品牌推介、城市形象,产品导购等功能于一体,全面展示黄圃腊味、中山脆肉鲩、三角生鱼、石岐鸽、神湾菠萝等区域公用品牌历史文化、工艺特色、风味特点,分析产品营养价值,解锁多种做法吃法。中山市特色农产品线上展示平台面向消费者、采购商,指引采购“粤字号”品牌目录产品30个。平台通过图文视频展示,实现一部手机,云览中山好食材。

广东预制菜可谓是火出了圈,被誉为推动“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的新业态,也是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预制菜产业发展,中山通过建设黄圃腊味、小榄脆肉鲩、三角生鱼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促进腊味、水产等优势产业向预制菜产业转型升级,其中,黄圃腊味产业园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广式腊味”生产加工专业基地,年产量20多万吨。活动邀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吴继军副所长,为中山农产品及预制菜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解读,并为其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会上中山市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区域公用品牌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接下来,中山农业农村部门将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好产业“四张牌”和省农业农村厅推动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有关决策部署,立足区位资源和市场优势,不断扩大中山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以“三个升级、三品融合、三步拓展”为品牌发展路径,逐步形成培育品牌、发展品牌、宣传品牌、保护品牌的业态氛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