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企500强总营收超38万亿元

9月7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报告。据统计,研发投入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中国民企500强总营收超38万亿元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2-09-08 08: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7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21年的营业收入总额达38.32万亿元,同比增长9.13%。19家500强企业营业收入超3000亿元,其中京东集团以9515.92亿元的营业收入规模首次位居民营企业500强榜首。

专家表示,从报告公布的一组组数字可以看到,我国民营企业经营规模正迈上新台阶,在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创新驱动力持续增强,给我国经济注入活力和信心。

整体规模稳步提升

一年一度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被看作是最全面反映民营企业发展状况的窗口。2022年榜单排名是以2021年企业营业收入为依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黄荣介绍,今年是全国工商联连续组织开展的第24次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共有8602家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参加。

虽然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但我国头部民营企业的整体规模仍然保持稳定提升的态势。《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263.67亿元,比上年增加28.66亿元;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125.72亿元,比上年增加25.21亿元;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入围门槛达301.16亿元,比上年减少21.61亿元。

其中,19家500强企业营业收入超3000亿元,京东集团(9515.92亿元)、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8364.05亿元)、恒力集团有限公司(7323.45亿元)、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7227.54亿元)、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6368.07亿元)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6000亿元。

京东集团以9515.92亿元的营业收入规模首次位居民营企业500强榜首,并连续两年位居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榜首。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首位。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以1.95万亿元的规模位居民营企业500强资产总额榜首。共有28家民营企业500强入围世界500强。

六成500强企业为制造业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中国民营企业规模能够保持增长的势头,500强入围门槛实现较大幅度提高非常不容易,可以反映出民营经济发展的韧性。”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企业规模稳步提升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从民营企业500强产业分布情况看,第二产业比重显著提高。《分析报告》显示,第二产业入围企业342家,较上年增加23家,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分别增长3.92%和13.16%。

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制造业企业达到301家,较上年增加24家,占比超六成,继续保持主导地位。民营企业500强前十大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建筑业继续位居前列。

民营企业成研发创新主力军

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产品和技术,只有持续健康的研发投入和产出,才是确保技术创新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榜单来看,作为科研成果产出大户,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研发创新的主力军。

《分析报告》显示,在研发投入方面,全国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达1.45万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的38.58%,同比增长23.14%。其中,华为以1427亿元研发费用居榜首,研发费用投入强度达到22.41%;排名第二的阿里巴巴研发投入为578亿元,投入强度达6.91%;腾讯研发费用519亿元,位居第三,研发费用投入强度达9.26%。

据统计,研发投入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份额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出中国科研进展和科技成果转化进步轨迹。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中,有406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426家企业通过自筹资金完成科技成果转化。民营企业500强中,80%以上的企业从不同层面已实施或计划实施数字化转型,79.2%的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民营企业500强有效专利数量较上年增长53.60%,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较上年增长25.38%。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传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民营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看,总体上民营企业韧性较强;从产业分布情况来看,制造业转型步伐较快;在技术创新方面,头部企业仍然走在前列,敢于投入,勇于创新,推动了新旧动能转换。

在孙传旺看来,虽然受到疫情冲击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因素影响,但头部企业的表现体现了稳经济政策的成效。在各项产业改革政策的支持下,民营经济的韧性将进一步凸显,民营企业的活力将稳定提升。

(杨烨)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